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清代    历史地理学    明清    明代    明清时期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建筑类    水利类    

被引量:485H指数:13北大核心: 63 CSSCI: 59 CSCD: 8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1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李瑞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037)
目的 塑造良好城市旅游意象,突出城市旅游特色,增强其旅游吸引力。方法 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结果 旅游者的旅游意象建立在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感知的基础上。结论 通过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的空间组织和设计,可加强旅...
关键词:城市旅游意象  意象要素  可识别性
明代陕北蒙汉边界区军事城镇的商业化
2
《民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张萍  出版年:2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批重大项目"近 10 0 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 2 0 0 0ZDXM 770 0 12;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明对蒙古的战争贯穿明王朝始终 ,在双方边界形成绵长的军事争战地带 ,影响到这一地区正常的行政建置与经济发展。陕西北部地区正处于这一地带之内 ,为加强防御 ,明王朝在这一地区修筑边墙 ,扩大驻军规模 ,构建军事交通线 ,布...
关键词:经济发展 地区  扩大  城镇  商业化  商品流通  消费  军事 明王朝 行政建置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
3
《学习论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张西平  出版年:2003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矛盾 ,即人们的某种思想或精神欲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 ,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并贯穿于此项工作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 ,取决于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和解决的程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基本矛盾  欲求与满足  
从“军城”到“治城”:北边民族交错带城镇发展的一个轨迹——以明清时期陕北榆林为例
4
《民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张萍  出版年:2006
陕北榆林是晚近成长起来的边疆城市。明初那里还只是一个小村庄,蒙古和明王朝之间的军事战争为其提供了发展契机。榆林由军事驻所到三边雄镇,进而成长为地方行政中心,并由此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关键词:明清时期 榆林“军城”“治城”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研究
5
《中国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张萍  出版年:2004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创新基金项目资助成果
本文通过对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发展进程、规模与组织形式、时间结构与地域差异的考察 ,剖析了明清时期陕西庙会市场的时代特点及其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 ,并以此为切入点 ,探讨了庙会市场在西部环境相对闭塞的省区商品流通中所起到的特...
关键词:陕西  庙会市场  明清时期 商业经济
清代江浙沿海台风影响时间特征重建及分析
6
《灾害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GIS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潘威 王美苏 满志敏  出版年:20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5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90462180);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SYB06)
根据清代-民国的历史文献,在判定台风现象记录的基础上,建立了1644-1911年苏、沪、浙沿海受台风影响的天数Td序列,显示研究区在此期间内年均有2d左右受台风影响;19世纪中期之后,台风影响时间有所延长,指征了该地台风...
关键词:台风 活动时间  清代 江浙沿海  
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
7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王杰瑜  出版年:2006
山西省软科学课题:区域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卫所、关隘、堡寨、墩台星罗棋布,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军事聚落,随着清代的一统,大部分则逐渐演化为城镇和村落。本文对该区域军事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迁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明清时期是山西北部历史上...
关键词:明代 山西北部 聚落 历史变迁 军户制度  
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
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侯甬坚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历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西部环境的影响:途径;方式和力度"(90302002)研究成果。
在古代-近现代中国,历时数千年人类活动展开所具有的时空条件、土地面积和经营方式、人口规模和质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形态延续条件等基本内容,在世界各国中是难有其比的。国外许多科学家将加大力度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中文为主),...
关键词:核实  社会组织形式 世界各国  理由  条件  国情 范围  历史学家 历史地理 文献资料  
从隋、唐长安城看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演变的功能趋向性特征
9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任云英 朱士光  出版年:2005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教育政〔2000〕9号);陕西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重点项目(SNNUH04001)
以《考工记》为代表的均衡对称模式是中国都城的理想空间模式,隋唐长安城市形态以其规整的格局著称,但随着大明宫(662年)修建、兴庆宫(714年)的改建和使用,在形成三大宫殿区的过程中,反映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适应城市功能...
关键词:空间形态  轴线对称  非对称性  非均衡对称  功能趋向性  长安城  隋唐时期
云梦问题的新认识
10
《历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周宏伟  出版年:2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J08B18)的资助
自唐以来,学者虽然对先秦楚地云梦的位置、范围颇有争议,但一直都以"云梦"作为湖泊水体专名或游猎区专名。由于先秦迄汉晋时代在江汉—洞庭平原长江南北、峡江地区、黄淮平原淮河以北分布有七处以上的云梦,而汉代的"云梦官"不止一处...
关键词:云梦  楚地  江汉  洞庭平原  泽薮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