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旅游    文化    民族地区    旅游开发    生态旅游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2,960H指数:25WOS: 11 EI: 7 北大核心: 312 CSSCI: 259 CSCD: 36 RDFYBKZL: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
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覃建雄 张培 陈兴  出版年:2013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应用类项目"四川省秦巴山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研究"(SC12LY18);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基金"汶川地震遗迹旅游景观体系与成景机理研究"项目(12NZYTH05);西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学位学科点建设项目(2012XWD-S1202)阶段性成果
秦巴山区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如何依托秦巴山区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并推进秦巴山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论文在对秦巴山区自然条件、资源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分析...
关键词:西部地区  旅游扶贫 开发模式  保障机制  秦巴山区  
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
2
《民族学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彭文斌 郭建勋  出版年:2010
仪式是作为学科的人类学界定自己的一大支柱,长期以来吸引了学人们广泛的兴趣。由于仪式文化现象的多维性与复杂性,学界对仪式的研究一直众说纷纭,神话-仪式学派、心理学派、结构-功能学派、现象学派、实践-表演学派等应运而生,从不...
关键词:人类学 仪式研究 神话-仪式学派  仪式-心理分析取向  社会结构-功能学派  宗教现象学派  仪式研究的实路表演学派  
游客选择乡村民宿的意愿倾向及其营销启示
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日本熊本大学研究生院 张培 喇明清  出版年: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空间正义视角下生态移民聚落重构困境研究"(15BMZ095)阶段性成果
民宿是近年来受台湾、日本民宿热影响而出现的新兴乡村旅游业态。具有浓厚的传统乡村特色、能提供10间客房和25人以下住宿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传统乡村民宿最能体现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文章首先通过回顾民宿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国内外...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民宿 选择意愿 台湾民宿  日本民宿  
基于游憩体验质量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优化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为例
4
《旅游学刊》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钟洁  出版年:2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MZ04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C10C003);2011年国家外专项目(2011-26);2011年度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SZYQN31;12NZYTH05)共同资助~~
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两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游客调查研究点,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基础,开发设计了旨在适应中国...
关键词:游憩体验  民族村寨 旅游产品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张世均  出版年:2007
我国是由55个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汉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大量的、高品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还在为...
关键词: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价值 文化价值 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  
欠发达地区旅游推进型城镇化对增长极理论的贡献——民族地区候鸟型“飞地”性旅游推进型城镇化模式探索
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旅游学院 刘晓鹰 杨建翠  出版年:20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J037)。
候鸟型“飞地”性的旅游推进型城镇化模式与城镇工业化推进的经典理论,有截然不同的理论依据。旅游推进型城镇人口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显示出一种规律性潮汐式的变化方式,旅游流动人口数量是城镇常住人口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但...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旅游推进型  城镇化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贵州郎德模式的成功实践
7
《广西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李欣华 吴建国  出版年:2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0BMZ033)
旅游城镇化推进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贵州郎德上寨的村民因势利导,在顺应旅游城镇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作为村寨建设与旅游开发的核心价值贯彻始终,并发扬集体智慧,以工分制进行运营管理和利益...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 民族村寨文化 保护  传承 郎德模式  
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生态足迹调查分析
8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蒋莉 陈治谏 沈兴菊  出版年:200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316);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235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19)
人均消费产品的数量是计算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关键和基础的一步。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运用自下而上法收集资料,计算小尺度生态足迹。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为:人均生态足迹0 892hm2,男、女生的人均生...
关键词:生态足迹 2003年  兰州大学  校区 可持续发展  人均消费  问卷调查 收集资料  计算结果  自然资源 合理利用  小尺度
感知公平、社区支持感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关系——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9
《旅游科学》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胥兴安 王立磊 张广宇  出版年:2015
国家旅游局项目"居民感知公平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影响研究"(15TABG0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群体服务失误下顾客间‘关系’互动对抱怨的影响研究"(2015M580603);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网络负面口碑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J15WB06);"渠道成员窜货行为前因研究"(J15WB21)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探讨居民感知公平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感知公平、社区支持感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分...
关键词:感知公平 社区支持感  社区参与 旅游发展 社会交换理论
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以中国各省(区市)1999年生态足迹为例
10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蒋莉 陈治谏 沈兴菊 郭娜  出版年:200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316)国务院三建委办公室项目(SX2001-021)资助
人口的膨胀和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使得人类向自然界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同时向环境源源不断地输入废弃物,已经严重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和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植被消亡、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变...
关键词:中国  生态足迹 生产投资  消费模式  大中型企业  供给能力  生活水平  环境容量 废弃物 可持续发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