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    经济发展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6,906H指数:35WOS: 18 北大核心: 707 CSSCI: 585 CSCD: 17 RDFYBKZL: 3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金融素养与城市贫困
1
《中国工业经济》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单德朋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族地区实现2020年减贫目标的距离估算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批准号15CMZ02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凉山彝区隐性贫困测度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批准号18CMZ041)
城市贫困是2020年后反贫困政策的重点盯住问题,本文引入金融素养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金融素养对中国城市的影响。考虑到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父母金融素养和同社区平均金融素养作为工具...
关键词:金融素养  城市贫困 资产贫困  贫困脆弱性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郑长德 刘帅  出版年:2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编号:09XJA790014)资助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碳排放量最高的省份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
关键词:碳排放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学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
3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陈桢  出版年:2007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思维与创新路径
4
《经济纵横》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重庆工商大学教育部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杨继瑞 薛晓 汪锐  出版年:2016
在互联网已全面渗透社会生活的背景下,探索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充分融合,使农业发展走上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道路,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利用"互联网+"可有效破解传统农业经营的...
关键词:农业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  互联网服务
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5
《广东社会科学》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郑长德  出版年:2007
国家民委院校重点项目"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研究了金融中介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机制,认为金融中介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间内含着一种互动机制,一方面,金融中介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优化金融市场结构、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等方面促...
关键词:金融中介发展 经济货币化指数  金融相关比率 城镇化
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
6
《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郑长德  出版年:2011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ZD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我发展能力的构建是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首先要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分析自我发展能力的框架,基于这一分析框架,对民族地区...
关键词:民族地区 自我发展能力 能力构建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7
《经济学家》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陈桢  出版年:2008
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失业率的变动关系,以及对就业弹性的分析,显示我国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断趋弱。而宏观生产函数模型的结构参数变动显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而劳动对经济增长...
关键词:经济增长 失业率 就业效应 结构偏离  
统筹城乡实践的重庆“地票”交易创新探索
8
《中国农村经济》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杨继瑞 汪锐 马永坤  出版年:2011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城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开源节流机制研究"(批准号:09ADZ027);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项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配套制度的完善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重庆的"地票"是指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和弥补拆迁安置占地,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市场推出...
关键词:“地票”  统筹城乡 农村建设用地 重庆实践  
农户数字素养、财产性收入与共同富裕
9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单德朋 张永奇 王英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凉山彝区隐性贫困测度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18CMZ041)的阶段性成果;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6SGJPY08)
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要求。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户数字素养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识别了依托数字素养改善财产性收入的路径和重点难点。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素养对农户财产性收入积累存在促进作...
关键词:数字素养  财产性收入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10
《经济体制改革》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王永莉  出版年:2007
旅游扶贫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四川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缓解贫困作用。然而,由于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严重缺乏、居住地点偏僻和可进入性差以及金融资本、物质资本的极端匮乏等,极大地削弱了...
关键词:旅游扶贫 贫困 受益机制  四川民族地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