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安联合大学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女性写作    文学评论    大学生    《史记》人物传记    恋爱观    

研究学科:哲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89H指数:5北大核心: 3 CSSCI: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大学生恋爱观新探
1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 惠慧  出版年:2001
大学生的恋爱观体现了对传统恋爱观中相对落后、封建、陈腐现象的突破 ,体现了现代社会生活气息和特征 ;其中也表现出他们由于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必然遇到的思想迷茫 ,观念混乱 ,从而在恋爱观上表现出有点不太成熟 ,但是 ...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观 弗洛伊德性理论  婚恋道德  
女性写作中的两性对抗
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联合大学文学院 惠百团  出版年:2004
在当代的女性作品中,当乐观的做着白日梦的女性们一旦发现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时,有关两性间的和谐设想便在倾刻间土崩瓦解,她们开始重新书写两性在现代社会中相处的真实状态———两性对抗。
关键词:审视 批判  蜕变  关系  
苏轼与酒、茶文化
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 张进 张惠民  出版年:2001
苏轼之于酒、茶最重要的是淡化和超越其物理作用而重在其精神性。他于酒中求真、求适、求至乐,真得酒中之趣;他于茶中求得一种清醒、清雅、清适而又清高的君子高人之品格风度,深得茶中三昧。苏轼以儒释道思想为底蕴,赋予酒、茶以深厚的...
关键词:苏轼  文化意味 审美情趣 文化品格 酒文化 茶文化
历史叙事中虚构、想象语境的营造
4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联合大学文学院 高萍  出版年:2003
西安联合大学专项科研资助项目 (2 0 0 2 0 1)
在中国叙事传统中 ,历史文本是孕育叙事文学的具体母体。形成这种叙事传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便是历史叙事中虚构、想象语境的营造 ,使历史文本具有了的文学素质 ,沟通了历史与文学 ,为今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打下了初基。这...
关键词:叙事文学 虚构 想象语境  历史文本 小说创作 中国  载录方式  
苏轼贬逐心态研究
5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汕头大学出版社 张进 张惠民  出版年:2001
苏轼的贬逐心态最能见出其文化人格与思想境界。其思想基础乃是以庄子之相对主义、佛家之随缘自适而达于儒家之孔颜曾点境界,又以宋人高扬志节气概为激励,故出入穷通生死之途而裕如自得,以一种倔强雄强而又坦然静定的健康心态而处忧患困...
关键词:苏轼  贬逐心态  文学研究 思想基础  儒家思想 佛教思想 道家思想
《史记》人物传记叙事结构模式解析
6
《唐都学刊》西安联合大学文学院 高萍  出版年:2003
西安联合大学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2.001)
《史记》人物传记以外形彼此一致的显形结构 ,和暗含着以人物极盛为临界点 ,由此盛极而衰 ,分全篇为两截的隐形结构 ,互为表里 ,完成了司马迁“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的著述目的。传记内部各叙事单元以时间为顺序联结 ,首尾圆...
关键词:《史记》人物传记 叙事结构模式 外形结构  纹理特征
《史记》人物传记叙事时间模式研究
7
《社会科学研究》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 高萍  出版年:2002
《史记》人物传记在叙事时序上采用以自然时序为主的连贯叙事 ,自然流畅而条贯有序。对自然时序暂时打破的插叙和补叙使得顺畅的叙事时间横生姿态。在叙事时距上 ,详今略古 ,疏密有间 ,尤其采用呈现式叙述方式加长了重点故事、重点...
关键词:《史记》人物传记 叙事时间模式  时序  时距
言传身教 繁适简宜——教育途径与方式选择浅识
8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 贺信民  出版年:2001
就教育途径与方式作了粗浅探讨。认为“言传”与“身教”是施教的两条基本途径 ,其中存在着“繁”与“简”的方式选择问题 ,对不同方式的利弊作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并得出了几点原则性结论。
关键词:言传 身教 繁  简  教育途径 教育方式 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  学校教育  
叙述密度与意象空间——《病相报告》的一种解读
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 王仲生  出版年:2003
《病相报告》是一部吊诡之作 ,抒写了老年人的爱情。主人公的悲剧性爱情 ,悲剧性人生 ,充满了悖论。这是贾平凹的审美乌托邦 ,他企求美的拯救与救赎 。
关键词:叙述密度  意象空间 《病相报告》 文学评论 贾平凹  小说
《史记》人物传记叙事视角模式
10
《唐都学刊》西安联合大学文学院 高萍  出版年:2002
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视角模式看 ,《史记》在总体上采用全知视角 ,局部采用限知视角丰富叙事层面 ;而以“太史公曰”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不仅开创了“叙中夹评”的传统 ,而且开创了“多元视角”
关键词:《史记》 人物传记 叙事视角 全知视角 限知视角 史传文学 文学研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