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恶性胸膜间皮瘤    数据挖掘    肿瘤    组蛋白修饰    LOX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47H指数:4WOS: 1 北大核心: 7 CSCD: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组蛋白修饰在常见血液系统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孙芳 潘云 李艳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项目(31260270);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11Z113);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1FB078)
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组蛋白修饰酶催化,可以改变染色质的状态,调控基因表达,其在疾病尤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共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组蛋白修饰的异常,例如,组蛋白甲基转...
关键词:表观遗传 组蛋白修饰 血液系统肿瘤
恶性胸膜间皮瘤中LOX基因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2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省高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重点实验室 自加吉 李彬 杨娜 普元倩 李素芬 王唯斯 张态 熊伟  出版年:2021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2020Y0542、2020J0566);云南省高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项目(2019)。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基因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RT-qPCR和Western ...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 LOX 数据挖掘 预后意义
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3
《四川解剖学杂志》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州医院重症监护室;大理滇西司法鉴定中心 李欢 郑宝昌 陈洁 徐国萍  出版年:2018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多因素、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近年来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 gene,dMMR)引起的微卫星不...
关键词:胃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错配修复 错配修复缺陷  
循环肿瘤细胞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及在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4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郭文慧 潘云 李艳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270)
远处转移是由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通过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附着于靶器官内皮,然后侵入周围实质组织形成继发性肿瘤灶。在大多数实体瘤中,影响患者预后的并非原发肿瘤而是远处转...
关键词: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远处转移 靶向清除  
组蛋白修饰在B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5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张姣 潘云 李艳  出版年:2018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异常表观遗传修饰与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序列不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和功能发生遗传性改变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 RNA等,其中组蛋白修饰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组蛋白修饰 B细胞淋巴瘤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LOXL1和LOXL2基因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医学研究生学报》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云南省高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重点实验室;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李彬 杨娜 李素芬 普元倩 张态 自加吉 李正亮 熊伟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60516);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22Y808)。
目的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表达差异及其预后价值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LOXL1和LOXL2基因mRNA在MP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
关键词: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RT-QPCR 恶性胸膜间皮瘤 数据挖掘 临床意义  
恶性胸膜间皮瘤中间皮素表达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
7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云南省高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重点实验室;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李彬 李素芬 王唯斯 杨娜 自加吉 熊伟  出版年: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155)。
通过探讨间皮素(MSLN)与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采用R 3.6.3对美国公共癌症基因数据库(TCGA)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利用Oncomine数据库对非癌组织与癌组织中MSLN的表达量进行比较...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 间皮素 数据挖掘 预后意义
云南大理白族地区乳腺癌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及其意义
8
《解剖学杂志》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大理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张本斯 李庄 杨桂 张秀君 唐洗敏 荆永光 徐国萍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60465)
目的:研究云南白族地区乳腺癌EphA2、Ephrin A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大理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5年乳腺癌组织石蜡标本15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针对乳腺癌组织中EphA...
关键词:白族 乳腺癌 EPHA2 EPHRINA1
循环肿瘤DNA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现状
9
《实用医药杂志》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高明正 张瑾 潘云 李艳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260270;81660037);云南省高校分子病理重点实验室(云教科[2016]3-16);大理大学肿瘤分子病理学创新团队(理大校发[2019]13号)
循环肿瘤DNA作为液态活检的对象,以其检测方便、安全,无侵入、可早期发现病变等优势,在个体化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笔者重点对液态活检中的循环肿瘤DNA相关内容及其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肿瘤 液态活检  循环肿瘤DNA  个体化医疗
循环肿瘤细胞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0
《广东医学》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郭文慧 潘云 李艳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1260270)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存在于整个肿瘤转移过程中,是"液态活检"的主要对象之一。CTCs分子分析和体内外细胞培养药敏测试逐渐在肿瘤的个体化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CTCs不再仅...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 癌症 个体化医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