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CAI课件    教育    班主任工作    多媒体技术    实验教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9H指数: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英语诗歌文体学分析法之研究
1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北大学附属中学;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 郭久英 文慧  出版年:2007
采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变异、前景化、比喻的语言以及押韵、拟声、节奏与格律等方面对诗歌语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简要归纳出较为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诗歌分析模式。结尾部分以狄金森的诗为例分析了诗歌文体,旨...
关键词:文体 诗歌 分析方法
基于网络的立体几何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2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李国平 赵立桢  出版年:2005
从多媒体的视角研究了计算机在《立体几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用POWERPOINT作为开发平台,设计出《立体几何》课程的多媒体CAI课件,对提高学生素质,发挥...
关键词:立体几何  CAI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 网络技术
浅谈“教育的最高境界”
3
《大众文艺(学术版)》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任建峰  出版年:2008
有时,教育的“无为”状态往往能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练琴。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到,只感觉你拉的不错。”小女孩...
关键词:教育 “无为”  小提琴 老人  女孩  树林 初学 琴声
立定跳远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4
《大众文艺(学术版)》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王伟  出版年:2008
当前,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实验区全面展开。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正确的指导体育教学,就成为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当前急待深。新课标的变化给了我们新的启迪: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
关键词: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 立定跳远 体育课学习 全体学生  体育教学 学习机会  新课程改革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大众文艺(学术版)》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赵朝晖  出版年:2008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教育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高...
关键词:创新意识  培养  学生  创新教育 教育工作者 知识创新 创新人才  创新精神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6
《才智》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杨娟  出版年:2008
在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指引下,中小学校在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方面进行了深入、有效地探究与实践,并已初步形成了音乐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教育跨越式发展 目标指引  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  学习方式  个别化 声教  制作水平  听辨
用函数思想指导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教学
7
《大众文艺(学术版)》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孙东亮  出版年:2008
函数是贯穿中学数学的一根主线,函数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揭示事物间的运动变化规律,反映事物间的联系,所以新教材除第二章、第四章专章研究函数外,其它章节也多次用函数思想作指导,学习研究各种数量关系.如:第...
关键词:函数思想 离散型随机变量 思想指导  分布列 二项式系数 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数列》
文学作品中第二人称作用摭谈
8
《大众文艺(学术版)》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何汉先  出版年:2008
分析近年语文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不难发现,第二人称作用的分析试题出现的频率相当高。然而,由于出题的角度多变,阅读材料不断变换,这就使不少学生面临第二人称作用题时,或茫然无知,一筹莫展,或听凭感觉,任意作答。因此,...
关键词:第二人称 文学作品 阅读试题 高考试卷 阅读材料  现代文 学生  语文
以《威尼斯商入》为例谈谈课堂内外整合教学
9
《大众文艺(学术版)》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郭久英  出版年:2008
所谓“整合”就是指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经过整合的不同的事物与物质,相互渗透相互交互,资源...
关键词:整合教学 威尼斯  课堂 资源共享 “整合”  要素组合  协同工作 信息系统
乏力的道德训诫——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0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张胡森  出版年:2005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读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道德小说,试图说明文学作品的道德意义是极其有限的。
关键词:道德 生产力 商品交换  选择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