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方舟》    《玫瑰门》    觉醒    嬗变    女性意识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被引量:44H指数:4北大核心: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从《方舟》、《玫瑰门》到《紫藤花园》
1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罗婷  出版年:1998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兴起于国门洞开、西方各种思潮纷涌而至的8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传入更促进了中国女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更自觉地从女性视角观察现实人生、审视女性命运。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中...
关键词:女性意识 嬗变 觉醒
伍尔夫在中国文坛的接受与影响
2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罗婷 李爱云  出版年:2002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最初是以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形象为 2 0世纪 30、40年代的中国接受者所喜爱。新时期以后 ,她更多的是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者形象凸现于中国文坛 ,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
关键词:伍尔夫 中国  意识流 女性主义诗学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的双性和谐思想
3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李凤兰  出版年:2003
女性主义发展的历程 ,即女性主义者探索两性关系 ,追寻人类理想境界的历程。许多有远见的女性主义者认为 ,只有男女携手合作、并肩拼搏 ,共建和谐的两性关系 ,才能完成人类彻底解放的崇高使命 ,走进人类的理想境界。夏洛蒂·勃...
关键词:女性主义 两性关系 理想境界 双性和谐
英汉翻译形式与内容的审美再现
4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衡阳铁路工程学校;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廖晟 谭小平  出版年:2004
美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各类翻译追求的共同目标。翻译应对原文和译文的语言形式结构、音韵修辞、形象意境等方面进行美学再现探讨,将原文的形象美、形式美、音律美、修辞美、意象美在译文中得以最大限度的转换再现。
关键词:英语  汉语  翻译形式 翻译内容  语言美学 审美判断  审美再现 形式美  音律美 修辞美 意象美
名著重译浅读
5
《台州学院学报》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谭小平  出版年:2003
当前世界名著重译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现实的必要性。是理解作品的不同时代风格之必然;是个性化创造性活动之结果;重译本同样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关键词:名著 重译 个性化 解释学 接受美学
论委婉语的社会文化价值
6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谭小平  出版年:2003
由于语言在社会中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委婉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几乎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它不仅存在于修辞学当中 ,同时也是一面反映社会文化的镜子。因为受其上下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
关键词:委婉语 正面文化价值  负面文化价值  
克里斯特瓦关于中国文字的符号学阐释
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海外学院;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刘荣 罗婷  出版年:2003
当代法国著名符号学家克里斯特瓦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对中国文字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不仅从比较的视角探讨与表音体系不同的表意汉字的独特性及其符号学意义 ,而且考察了汉字的起源和历史的演变 ,认为汉字是“科学的” ...
关键词:法国  克里斯特瓦 汉字 符号学 发生学
霍桑《红字》中的主题与人物探析
8
《零陵学院学报》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谭小平  出版年:2003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撒尼尔·霍桑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对这部作品中的主题与人物进行了探讨,指出霍桑通过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了加尔文教压抑下的人生扭曲与异化,从而努力弘扬一种冲破禁锢、跨越时空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红字》 主题 人物  象征  
浅谈内陆省份普通高校如何吸引外国留学生
9
《文教资料》湘潭大学国际交流处 夏卓琼  出版年:2007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搞好来华留学生工作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我国留学生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来华留学生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本文从分析我国内陆省份留学生工作...
关键词:留学生 内陆省份普通高校  教育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