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机器人    社交    新媒体    动画电影    微软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26H指数:6北大核心: 16 CSSCI: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媒介依赖的遮掩效应: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准社会交往程度越高越感到孤独吗?
1
《国际新闻界》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韩秀 张洪忠 何康 马思源  出版年:2021
中华女子学院校级科研重点课题“性别视角下智媒用户的媒介依赖影响机制研究”资助,项目编号KY2021-0210。
社交机器人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准社会交往行为会让人变得更孤独吗?本文研究准社会交往、媒介依赖如何对孤独感产生影响。采集并分析微软小冰用户数据(N=2886)的结果显示:媒介依赖在...
关键词:社交机器人  准社会交往 微软小冰  孤独感 媒介依赖
提升大学生信息甄别能力与媒介素养
2
《中国高等教育》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德国耶拿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 于海洋 周马杰 陈元平  出版年:20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信息甄别能力培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信息甄别能力与媒介素养的养成教育应形成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媒体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甄别 能力培养  大学生 国民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  德育工作  养成教育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研究
3
《新闻研究导刊》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胥坊煜  出版年:2017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新闻传播也随之发展。新媒体在信息化环境下应运而生,迅速壮大,对新闻传播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使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面对新闻传播的新形势,媒体人要重视新媒体研究,结合新闻传播本身的特点,转变传...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传播 创新模式  
后疫情时代社交媒体公共治理和媒介素养的多维建构——以网络亚文化社群冲突为例
4
《新闻与写作》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臧海群  出版年:2020
后疫情时代,社交媒体的传播价值与舆论功能更加彰显,网络亚文化虚拟社群冲突、意见对立和网络暴力现象也凸显出来,规范、科学、有效地治理社交媒体和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成为时代性的迫切任务。本文结合社交媒体网络亚文化冲突的具体案例对...
关键词:社交媒体 网络亚文化 社群冲突  媒介素养多维向度  公共治理
社交机器人的“人格”测量——一项基于艾森克问卷的探索性研究
5
《青年记者》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韩秀  出版年:2021
中华女子学院校级科研重点课题“性别视角下智媒用户的媒介依赖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Y2021-0210)资助。
本文基于媒体等同理论和人格理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社交机器人代表产品微软小冰的"人格"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基于网络大数据语料库的微软小冰人格反映出互联网真人用户的人格,对社交机器人的研究,本质上是对人的研究。
关键词:社交机器人  微软小冰  人格 艾森克问卷  
情感劳动理论视角下社交机器人的发展
6
《青年记者》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韩秀  出版年:2020
中华女子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社交机器人情感劳动研究”(编号:KY2020-0306)阶段性成果。
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阿莉·R·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首次提出了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理论,此后各领域学者展开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在研究社交机器人与人类用户...
关键词:社交机器人  智能体 规则表达  传播现象  拟人化 社交媒体 情感劳动  传播主体  
新媒体与女性赋权增能:性别传播视角下的机制、效能与反思
7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刘旸  出版年:2021
中华女子学院2020年度科研规划重大课题“女性在网络经济中的作用”(项目编号:KY20200106);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素养专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ZGL016)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赋权在社会性别与传播学交叉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新媒体为女性赋权增能的发生机制、效能评估及反思。研究发现,赋权增能本质上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不断改变女性意识与行动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新媒体在个人...
关键词:新媒体 性别传播  赋权 女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实证研究
8
《教育传媒研究》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中华女子学院 韩秀 王昱迪 张富芝  出版年:2022
中华女子学院2021年度校级院校发展类课题“女院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X2021-030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面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生的1128条网络招聘信息作为抽样样本,采取内容分析法对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目前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三大热门网络新媒体岗位类别是运营类岗位、产品经理类岗位、产品销售类岗位。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招聘 就业市场
困境、风险防治与对策: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9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刘旸  出版年:2021
中华女子学院2020年思政重点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项目号:ZKY200010404);2021年党史教育活动重点课题“3分钟了解百年党史、校史系列微课”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号:ZKY201020205)。
新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探索新媒体背后的传播规律,提高校园舆情的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大学生新媒体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研究的出发点和终点。在促进信息传播的同时,高校新媒体账号面临着内容同质化、形态...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论节目主持艺术的内涵与审美
10
《今传媒》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周子云  出版年:2018
2017年度中华女子学院立项重点课题:"传媒艺术理论视域下节目主持艺术的审美特质研究"(2017QN-0206)
本文从艺术观念阐释入手,依托伦理美学,认为节目主持艺术应该追求人以载道的审美内涵。节目主持艺术既存于具体的传播关系之内,也活跃在传播关系之外的社会空间。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反映了...
关键词:主持人 节目主持艺术 传媒艺术 审美 伦理美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