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金代    辽代    辽西走廊    视域    初中历史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21H指数:6北大核心: 36 CSSCI: 3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对红色文化研学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1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孙立华  出版年:2020
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红色文化研学模式在辽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GXDJ-YB063)。
红色文化研学注重参与者的体验与感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实践教育模式,对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整合各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合适模式的创建和应用路径的设计,将红色文化研学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利...
关键词:红色文化研学  融入  高校学生党建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元代“中国”认同
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孙红梅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15ZDB027);国家民委项目“元朝的‘中国’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研究”(2021GMD072);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辽金元三朝的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研究”(L21AZS00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实现大一统的王朝,基于“天下一家”理念,元朝朝野上下体现出了对“中国”的浓厚认同意识。元朝对“中国”直观的认同表现为在元代君臣话语体系中自称“中国”,特别是在涉及与周边国家关系时“中国”一...
关键词:“中国”认同  “天下一家”  文化认同 制度认同  统一多民族国家
清代“冲繁疲难”制度再审视——以乾隆七年制度调整为中心
3
《清史研究》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振国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项目号:16FZS023)的阶段性成果
"冲繁疲难"制度,是清代订立的行政分等制度,学界已有论述。然随着档案史料的逐步挖掘,许多论断需要重新审视。首先,四要素与四等级之间共有五种对应关系,定制后的对应关系仅是其中的一种,非最合理者,惟专制政府以强制推行。其次,...
关键词:"冲繁疲难"制度  行政等第  官员选任 权力分配
金代品官父祖封赠制度探析
4
《史学月刊》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孙红梅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金代汉制封爵研究”(17FZS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15ZDB027);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金代民族政策与东北民族关系研究”(WJ2019009)。
金代品官父祖封赠制度,经熙宗、海陵、世宗、章宗朝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封赠与品阶相结合的制度特点。在金代,官至五品才具备封赠先世的资格。具体封赠时,品官自身的官职,不仅决定着封赠先世的范围有一代、二代、三代之区别,同时亦影...
关键词:金代 封赠制度  品官父祖  
论辽西走廊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5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崔向东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西走廊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BZS138);国家民委项目“辽西走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GMG-002);辽宁省委宣传部“文化名家与四个一批人才”项目“辽西走廊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NSGYP20030)。
辽西走廊位于辽宁、河北和内蒙古三省区的交界地带,是沟通中原与东北重要的民族—经贸—文化廊道。辽西走廊是历史形成的多元经济、文化和民族交融之地,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多元一体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今“一带一路”背景下,辽...
关键词:辽西走廊 民族迁徙 文化交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资源
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段满族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研究
6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于富业  出版年:2020
辽宁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项目“辽宁沿海经济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NSGYP18034);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Q2019015);辽宁省社科联课题“辽宁省满族非遗产品创新发展的数字化设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lslktqn-007);渤海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民间剪纸衍生品开发》课程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塑造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DJG2019010)。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开发区域,处于辽西段的满族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梳理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段满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制定科学的保护和传承策略提供现实依据,能够实现满族民间...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 满族民间工艺  保护与传承  
论辽金对辽西走廊交通的经营
7
《北方文物》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边昊 吴凤霞  出版年:2019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辽金元时期辽西地区的移民及其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BZS083)阶段性研究成果
辽金政权起于东北,其南向发展需经过辽西走廊。为了能够在攻取中占据优势并加强对物质流通管理,控制和经营辽西走廊诸道是明智之举。值得重视的是,辽金两朝经营辽西走廊交通突出的贡献在于,至少两条道路路况得到改善,由难行到易走,其...
关键词:辽西走廊 交通  古北口道  傍海道  辽代 金代
环渤海地区积贝墓研究--兼论汉代环渤海航线之发展
8
《四川文物》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宋薇薇 王海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环境史视野下的秦汉‘北边’社会研究”(编号:16CZS024)。
积贝墓是环渤海地区战国秦汉时期具有地域特色的墓葬形式,以往研究多着力于考古发现,对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的关注有待加强。通过对辽南、辽西、山东北部沿海地区积贝墓的统计与对比分析,其在墓室结构、出土器物等方面的一致性更为彰显,夯...
关键词:积贝墓  考古发现 区域文化 港口 环渤海航线  
红色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以Y中学的红色研学旅行为例
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辽宁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院;安徽长丰县教育与体育局 朱曼云 万李义  出版年:2022
渤海大学2021年度中小学教学改革联合研究项目“博物馆资源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ZXXJG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红色研学旅行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Y中学开展的红色研学旅行为案例,总结了Y中学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分析了红色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为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与红色研学旅...
关键词:研学旅行  历史教学 红色文化 有效性
论商周时期的孤竹国——辽西走廊古族古国研究之一
10
《甘肃社会科学》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崔向东  出版年:2019
黑河学院俄罗斯远东智库项目“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18YDZKCJC0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辽宁在古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研究”(L17AZS001)
孤竹是商周时期北方著名的古族,孤竹与商人先祖同族,其族名与竹有关。商汤时,“特封墨台氏于孤竹”,孤竹成为商重要方国,为商镇守北疆。孤竹自立国至灭亡,前后延续近千年,疆域领地时有盈缩,最大时地跨燕山南北。孤竹都城地望有卢龙...
关键词:商周 孤竹  夏家店下层文化 魏营子文化  华夏文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