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民歌    文学    图像    《水浒传》    叙事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395H指数:7北大核心: 143 CSSCI: 164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明清江南小说文化论
1
《明清小说研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冯保善  出版年:201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明清小说创作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1ZWB007)阶段性成果
本文明确提出"明清江南小说文化"的概念,认为:明清江南地区,小说生产、阅读及其社会影响,已然是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并成为区域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文中从明清江南小说生产与小说消费、江南戏曲曲艺中的小说故事传播、江南社会生活...
关键词:明清江南小说文化  生产消费  故事传播  小说元素  
语文统编教材文学语篇交际之维透视
2
《课程.教材.教法》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贡如云  出版年:202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语篇学视域下中学语文读写教学研究”(Bb/2020/01/24)。
在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学语篇举足轻重。文学语篇借助特定的体裁实现交际目的,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选择,体裁制约着语篇的语言形式。文学语篇是作者与自我及读者对话的产物,对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领悟文学...
关键词:语文统编教材  文学语篇 交际
论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3
《大众文艺(学术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张想  出版年:2018
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一直以来,二者在教育过程中都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二者之间其实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能将音乐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将大大提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思政教育 应用策略  
网络新闻语言的特征、失范及成因
4
《学海》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颖炜 张玲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语文政策视野下的网络语言规范化研究”(项目号:16BYY063)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新闻语言作为新媒体时期公众传媒的重要载体,对大众语言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网络新闻更多关注和追求新闻的及时性、时尚性和受众的点击量,忽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本文分析了网络新闻语言在语言规范化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新闻语言 公民语言能力  规范化  
个体生命的文字承载 尘封历史的声音复活——《朗读者》与《见字如面》的比较分析
5
《中国电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王岩  出版年:2017
在传统的谈话、益智和竞技类综艺节目已难以满足观众的欣赏趣味之际,在音乐真人秀、婚恋秀和户外真人秀等各类节目日益陷入同质化、低智化乃至庸俗化困境的时候,如何探寻新的艺术形式,坚守高品质的审美旨趣,彰显民族的文化底蕴,就成为...
关键词:个体生命 文字 复活  声音 历史  综艺节目 电视工作者 艺术形式  
句末“就是了”的话语立场与话语功能
6
《汉语学习》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石飞  出版年:2019
2018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YYC003)资助
"就是了"作为立场标记语,可以标记评价立场、认识立场和道义立场。其立场标记形成的语用动因是主观化和语用推理。"就是了"与前面小句S之间"充分条件—顺承结果"的语义关系,不仅为听话人的语用推理提供了论据,也促使其所处的话语...
关键词:“就是了”  话语立场 条件句 语用推理 人际互动
论明清江南通俗小说中心圈的形成
7
《明清小说研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冯保善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文化视野下明清通俗小说研究"(14BZW096)阶段性成果
本文探讨了明清通俗小说江南中心圈的形成及其原因,认为:明代万历二十年以前,通俗小说仅处在起步阶段,作者寥寥,新出作品数量稀少,缺乏高质量的创作,言小说中心,为时尚早。万历二十年以后的二十余年间,通俗小说飞速发展,并开始走...
关键词:明清江南  通俗小说中心  消费市场  销售手段  创作人才  
战败者的历史书写——日本“二战”电影媒介记忆主体批判性研究
8
《南京社会科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陶赋雯  出版年:2020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亚洲反战电影‘记忆共同体’建构与认同研究”(18YSC0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其相对偏重的历史记忆和历史叙述框架。当代日本“二战”电影所构建的历史总体上偏向于“大和魂”的塑造,缺乏对其作为战争加害者罪行的反省。随着史鉴者逐一离世,加上战争本身的庞大性和复杂性,日本“二战”电影在...
关键词:战败者  “二战”记忆  日本电影 遮耻化叙事  非忏悔化反思  
瘟疫电影:被表象的文化记忆、后启示录与“丧尸焦虑症”
9
《电影艺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陶赋雯  出版年:2020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瘟疫抗争的历史。作为一种恐惧隐喻的文化记忆,瘟疫具有族群排他性、道德批判性和全球一体化的隐喻特征;作为一种"后启示录"的影像拟态,"瘟疫电影"呈现了瘟疫的暴发由头、瘟疫蔓延过程和为防止下一次瘟疫暴发的...
关键词:瘟疫电影  文化记忆 恐惧隐喻  后启示录  丧尸焦虑症  
“文学图像论”视野下的中国“诗画关系”学术史重估
10
《学术论坛》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赵敬鹏  出版年:2016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15ZWC00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博士专项基金项目"<水浒传>文图关系研究"(JSNU2015BZ2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12AZW005)
"文学图像论"当属新世纪的"新学问",就这项回应图像时代的课题而言,百年来的中国"诗画关系"研究,脉络清晰并且极具启发性。现代意义上的"诗画关系"问题域在20世纪20年代便初具规模,较之古代学术的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文人...
关键词:“文学图像论”  “诗画关系”  文学危机 “语-图”符号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