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乡村    课程    旅游流    思政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604H指数:12WOS: 4 EI: 1 北大核心: 51 CSSCI: 32 CSCD: 1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演化及影响机理
1
《经济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安庆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贾垚焱 胡静 刘大均 朱磊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7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106);国家旅游局2017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WMYC20171064;WMYC20171027)
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密度、分布均衡性等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集聚型...
关键词:旅游业  A级旅游景区 红色旅游景区 资源本底  跨区域旅游合作  高铁旅游走廊  长江中游城市群
贵州省苗族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识别及影响机制
2
《经济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杨燕 胡静 刘大均 贾垚焱 蒋亮  出版年:2021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20BG003);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项目(JGYQ2019004)
苗族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族团结和利益关系的重要载体,系统研究其空间分布对保护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苗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识别,并探寻其影...
关键词:苗族传统村落  空间结构  地理探测器  交通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  
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变化特征
3
《世界地理研究》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大均 陈君子 贾垚焱  出版年:2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106);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LYC17-16)。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空间联系日益增强,"H"字型空间发展骨架凸显。高铁的开通加强了重庆主城和成都之间的旅游流互动,...
关键词:旅游流 网络结构 成渝城市群  高铁
贵州省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6类民族传统村落
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杨燕 胡静 刘大均 李亚娟 陈云 胡书玲  出版年:2022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20BG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CMZ033)资助。
民族传统村落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网格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贵州省苗族、侗族、汉族、土家族、布依族和水族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
关键词:民族传统村落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民族地区
“8·8”九寨沟地震冲击下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格局及影响因素
5
《经济地理》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大均 陈君子 朱爱琴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106);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项目(JGYQ2020006)
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探讨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演进规律,对于灾后旅游恢复重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GWR模型等研究方法,对"8·8"九寨沟地震冲击下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旅游经济联系 九寨沟地震  危机事件  网络社团结构  精品旅游线路 多极化格局  
贫困山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影响机理
6
《人文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贾垚焱 胡静 谢双玉 乔花芳 刘大均  出版年: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172);华中师范大学优博培育计划项目(2019YBZZ002)。
借助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脆弱性分析框架,以恩施州为例,从敏感性与适应性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定量测度,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脆弱性分异的风险因子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脆弱性水...
关键词:贫困山区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旅游 恩施州  
中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世界地理研究》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贾垚焱 胡静 刘大均 朱磊 李亚娟  出版年:202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项目(11JBGP041);华中师范大学优博培育计划(2019YBZZ00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7A0340)。
基于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三大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ESDA和GWR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
关键词: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  空间分异格局  省域
山区民族旅游地乡村聚落韧性评估及尺度关联研究
8
《经济地理》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 贾垚焱 胡静 刘大均 徐欣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17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C890050)。
旅游地乡村聚落韧性评估是量化韧性水平、识别内部差异、揭示潜在风险,促进韧性乡村培育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韧性概念内涵的辨析,构建了“吸收—适应—转型”的旅游地乡村聚落韧性评估框架,并以恩施州为例,运用综...
关键词:韧性 乡村聚落 尺度关联  风险因子  社区旅游 山区民族旅游地  
动态能力视角下平台型企业的价值共创演化路径探析——基于积微物联的单案例研究
9
《软科学》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成都大学商学院;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婕 谢海 张燕 张千友  出版年:2021
以钢铁产业互联网企业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积微物联”)为例,运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结合动态能力与价值共创的理论视角,分析平台型企业随着发展不断提升认知及行为两个维度的动态能力,通过数字化推进平台演化...
关键词:平台型企业  动态能力 数字化 价值共创  案例研究  
绿色发展视域下我国城乡生态融合共生研究
10
《农村经济》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刘玉邦 眭海霞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重点城镇群生态功能区生态重要性评估与配套政策研究”(编号:19XJY003);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公园城市生态服务系统价值核算及转化的绿色治理路径”(编号:2020RKX04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开展新时代城乡生态融合共生研究,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观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域。从语义学和政策背景分析,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是逻辑递进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
关键词:绿色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 融合共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