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古代小说    戏剧研究    古代小说    大众文化    明清艳情小说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34H指数:6WOS: 1 北大核心: 18 CSSCI: 7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也谈兰州及周边方言的“们_3”
1
《语言科学》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莫超  出版年:2004
本文比较了以往描写兰州话“N+们”的文章与“N+们”使用实际之间的差异,认为兰州及周边方言的“们”有“们_1、们_2”和“们_3”三种用法。“们_3”的功能是表达戏谑、幽默、轻蔑、嘲弄的口气,在这种语气中对事物的“这一个...
关键词:“们3”  兰州方言 指示代词 汉语 周边地区  名词复数
大众文化背景下历史影视文化样态界说——以“戏说类历史剧”为例(系列论文之八)
2
《甘肃高师学报》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朱忠元  出版年:2003
大众文化背景下以“戏说”为代表的历史影视文化样态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澄清该文化样态的性质 ,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影视化的样态应该是具有张力关系的历史与艺术的有机统一 ,是艺术化的历史 ,是历史的心灵化和审美化 ,是对历史的“...
关键词:历史影视文化样态  戏说类历史剧  大众文化 艺术化 “诗性”图解  
看·说·女人的示众——谈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女人的两种“示众”
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雷岩岭  出版年:2004
女人"示众"的情节是20世纪30、40年代和90年代一些女作家笔下都描述了的,但由于时代环境、社会体制以及作家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得"示众"本身负载着太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元素。在男权文化仍然占据人类文化制高点的时代里,对这...
关键词:文学作品 女人 “示众”  中国  个性意识  
月明羌笛戍楼间——浅析唐代边塞诗中“月”与“乐”意象的运用
4
《甘肃高师学报》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傅满仓  出版年:2003
在唐代边塞诗作中 ,诗人们常常使用“月”与“乐”这两种具有声色因素的意象 ,并借以表现征人的生活和感情。这两种意象直接诉之于读者的视听感觉 ,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又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进而使边塞诗呈现出有别于阳刚的一种婉曲...
关键词:唐代 边塞诗 声色意象  月  乐  视听感觉  美感 婉曲风格  意境
论佛教文化影响下古代小说的三大功能
5
《社科纵横》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刘书成  出版年:2000
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形态具有结构上因果完整、内容上突出教化、情节上真幻交织的特点 ,而这三个特点相应形成了古代小说循环果报、因果圆满的叙事功能 ;神道设教、道德满足的教化功能 ;鬼神手法。
关键词:佛教文化 古代小说 叙事功能 教化功能 表意功能
中国审美精神的世俗性初论
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赵跟喜  出版年:2004
艺术精神是哲学精神、道德精神和宗教精神的相关体现,中国淡于宗教缺乏终极超越的文化精神决定了中国审美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和西方相较,中国艺术的超越性是通过心灵的具体化和肉身化途径来实现的,艺术的自律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强调和展开...
关键词:中国审美精神  特征  世俗性  自律性
明清猥亵小说中“纵欲—顿悟—出家”情节模式的佛教文化根基
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刘书成  出版年:1999
“纵欲—顿悟—出家”是明清猥亵小说常用的情节模式,以往学术界对此未能从其产生的宗教渊源上加以考察,故难免缘木而求鱼。实际上,此模式是佛教文化心理的产物,应从佛教一些教派不舍情俗世界的态度、以“顿悟”为极致的修行方法和“借...
关键词:明清猥亵小说  情节模式 佛教文化  
可人情事 可赞可叹——论秦可卿的形象特征及其在《红楼梦》中的地位
8
《甘肃高师学报》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宋子俊  出版年:2003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作为全书诸人物中辈份最低、出身卑微、着笔不多、结局最早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起着联结主要人物王熙凤和宝玉的作用 ,在《红楼梦》的命意和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秦可卿 《红楼梦》 命意 形象特征  地位  
鬼形象的起源及其在志怪小说中的演变发展概谈
9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郑炜华  出版年:2004
鬼的概念应该很早就存在了,但其形象的最终确立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鬼在何时产生又有何指这不好确说。一方面,它肯定与灵魂有关。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原始初民基本都认为"万物有灵",即使是一草一木也有它自己的灵魂,这种观念在...
关键词:原始初民  中国古代小说 昭公  易·系辞  历史过程 《搜神记》 演变发展  萤窗异草  唐钟馗全传  人与自然  
“泛农民趣味”的颂歌——从中西方社会文化形态之比较看《水浒传》主题
10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高原  出版年:2006
甘肃省教育厅2004年立项资助.
《水浒传》主题悬而未解、“多元”并陈久矣。似需要超越“多元”而跃升至新的“一元”综合中去认识其主题。因不论其“农民起义”说,还是“市民意识”说,乃至“忠孝节义”说、“忠奸”说、“诲盗”说等等,无不是封建农业文化这个“大文...
关键词:《水浒传》 泛农民趣味  中西社会文化形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