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以人为本    安全生产    综合评价    写作    延安时期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96H指数:6北大核心: 4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多元统计分析法在学生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1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刘海生  出版年:2003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综合评价,使用统计软件SAS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成绩  多元统计分析法  学生  统计软件
关于网络化写作教学的探讨
2
《教育探索》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乔安娟  出版年:2004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网络化写作教学有其必要性。它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指导学生利网络来收集作文资源,并用归纳、对比、综合和分析等手段来分类和整理作文资源,从而完成一篇较好的作文是网络时代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关键词:写作教学 网络化教学 创新能力  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环境 中学  
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3
《煤炭高等教育》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纪洪娟 陈勇  出版年:2005
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成就了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也阐释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 培养目标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4
《兰州学刊》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张国茹  出版年:2007
基层民主选举构成民主政治的基础,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较好地发动和领导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通过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农村基层选民的民主参与热情;在农村基层选举过程中,广大民众行使直接民...
关键词:农村基层  民主选举 陕甘宁边区  延安时期
北宋中晚期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经义之争
5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杨春俏 吉新宏  出版年:2007
诗赋是唐代至宋初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北宋中期以后,诗赋受到越来越多的攻击,其地位逐渐下降。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中,诗赋与经义的斗争和党派之争、道德之争夹杂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元祐年间诗赋、经义分科取士,奠定了南宋科...
关键词:科举 诗赋 经义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6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张国茹 卜忠政  出版年:2005
延安时期 ,为了巩固政权、动员民众 ,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主要是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 ;派工作团 (组 )到基层帮助指导工作 ;制订规章制度、加强民众监督、约束干部行为等。这些措...
关键词: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基层干部队伍
FOB价格条件下托运人的认定
7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系 楚风华  出版年:2006
FOB条件下托运人和卖方是不同合同关系的主体,从而产生不同的民事责任。如果将卖方的名称写入提单托运人一栏,则卖方取得托运人的地位。这也是和提单的文义性的要求和物权效力相适应的。对此应依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关键词:托运人 海事运输合同  提单 发货人
电视文化与青少年社会化刍议
8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吕霓  出版年:2002
根据北京地区观众媒介接触行为的分析,充分肯定了电视传播满足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种种需求的重要地位,并根据早期社会化时期青少年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作用;从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负面影响的角度,重点论述了电...
关键词:电视文化 大众传播 青少年 社会化
“人”的历程——论李泽厚美学
9
《社会科学战线》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孙宗胜 吉新宏  出版年:2006
李泽厚的美学历程是一个“人”的历程,是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时代进行展现和思考“人”的历程。五六十年代,“人”是社会的人和实践的“人”;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人”是实践的“人”和主体的“人”;80年代中期以后,是...
关键词:人  社会 实践  主体  新感性 情感本体
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意识探究
10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周蓓新 郭灵云  出版年:2005
针对“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这一问题立论,结合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安全哲学思想,对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进行探讨。指出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万物,并主动地、超前地作为,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安全  以人为本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