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缺血再灌注损伤    低氧预适应    大鼠肝脏    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637H指数:13WOS: 3 北大核心: 32 CSCD: 3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汉黄芩素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中国中药杂志》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 肖炜明 卜平 龚卫娟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3343);扬州市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YZ2010088);扬州市医学重点人才项目(扬卫医[2013]28号)
汉黄芩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最近研究发现,汉黄芩素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显示出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如可通过ROS途径和Ca2+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强TNF-α和TRAIL对肿瘤细胞的毒...
关键词:汉黄芩素 抗肿瘤 免疫调节
结直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研究室 徐玉彬 张培建 王超臣  出版年:2015
江苏省扬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YZ2014064)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等得到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关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病因 发病机制 预防  
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效果
3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神经外科 曹德茂 蒋京功 武永康  出版年:2015
目的探讨在进行规范的全身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5例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4例,女性1...
关键词:颅内感染 持续腰大池引流 万古霉素 鞘内注射
脑梗死偏瘫患者针刺下神经作用机制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4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 王苇 赵义 周龙江 张新江 李澄 李华东 李郑 孙琛  出版年:201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1451)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D-fMRI)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纤维束的完整性及其脑功能区对钊刺的反应,探讨神经纤维束损伤时针刺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例以左上肢偏瘫...
关键词:脑梗死 锥体束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
5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研究室 徐玉彬 张培建  出版年:2015
江苏省扬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YZ2014064)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是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并且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主要由手术创伤或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等原因引发肠壁水肿及渗出而成。了解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有助于减...
关键词:炎症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和神经活动协同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6
《临床放射学杂志》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瞿航 高君艳 李澄 王苇 谢鹏 杜芳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1271189)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logy,VBM)及静息态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分析方法探索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脑病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诊治进展
7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研究室 刘霞 朱以佳 张培建  出版年:2014
扬州市科技攻关项目(YZ2009051;YZ2010087)
深静脉血栓(DVT)是腹部手术常见的严重的术后并发症。DVT多发生在下肢,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重者可导致猝死。B超、CT静脉造影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药物结合机械预防术后DVT是目前防治的主流。各种新兴的...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腹部手术 预防  诊断  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组织环氧合酶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8
《中华肿瘤杂志》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消化科;扬州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肖炜明 丁岩冰 施瑞华 龚卫娟 薛艳  出版年:2008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项目(Z2006027)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三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组织...
关键词:胃肿瘤  COX-2 EGFR VEGF  幽门螺杆菌  
胆囊腺肌症的发病机制与影像学诊断进展
9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研究室 徐玉彬 张培建 薛峰  出版年:2015
江苏省扬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YZ2014064)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相对少见且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该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常和胆囊炎、胆囊结石同时存在。胆囊腺肌症术前诊断困难,既往多发现于胆囊切除术后标本中。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有潜在恶变倾向,可能与胆囊癌的形成有关。随着对...
关键词:胆囊疾病 诊断显像 胆囊腺肌症 病因 发病机制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科 袁黎黎 袁皓琛  出版年:2014
大量研究证明,波长为311 nm左右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与其他药物或物理治疗联合应用,不但提高疗效,还可降低各自的不良反应。本文对NB—uVB的治疗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 银屑病 机制  临床应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