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地震    黄土    M    发震构造    地震前    

研究学科:建筑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航空航天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2,485H指数:29WOS: 22 EI: 34 北大核心: 236 CSCD: 23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
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杜学彬  出版年: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8BAC35B01-8)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编号:2006BAC01B02-04-03)资助
研究了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及其产生原因.第Ⅰ类变化属于地震前兆现象,是震前中期、短临阶段的视电阻率异常;第Ⅱ类变化是在中国大陆或西北、华北等大区域,同步、似同步发生的视电阻率长趋势变化的转折/加速异常,或在长趋势...
关键词:强地震 视电阻率 两类变化  时空丛集  汶川地震
潮汐地电场特征及机理研究 ( EI收录)
2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小庙地震台 谭大诚 赵家骝 席继楼 杜学彬 徐建明  出版年:2010
空间与地面地震电磁现象比对研究(2008BAC35B01-8);中国地震局全国地电台网技术管理部资助
以中国大陆一百个地电场台站的数据为分析基础,将潮汐地电场分类为近正弦形的TGF-A型和近梯形的TGF-B型.TGF-A型地电场与固体潮汐密切关联,基本分布在大面积水域附近,并与附近水域面积和距离、岩性结构、构造活动等因素...
关键词:潮汐地电场  特征  机理  短临预报
汶川地震卫星热红外亮温变化 ( EI收录)
3
《科学通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创新基地 张元生 郭晓 钟美娇 沈文荣 李稳 何斌  出版年: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C01B03-02-03)资助项目
应用不同于以前的卫星红外遥感资料处理方法,并选用静止卫星红外遥感亮温资料,对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地震发生之前亮温变化存在明显的特征周期和振幅以及热异常分布区域.这些红外异常特征易于识...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 静止卫星热红外遥感  亮温变化  
青海拉脊山断裂带新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4
《中国地震》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袁道阳 张培震 雷中生 刘百篪 刘小龙  出版年: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 372 0 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 2 340 4 0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10 2 0 5 5 )资助
拉脊山断裂带由拉脊山北缘断裂和拉脊山南缘断裂两条向NE凸出的弧形断裂所组成 ,分别长约 2 30km和 2 2 0km。它们是介于NNW向的热水 -日月山右旋走滑断裂带和NWW向的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裂带之间的一个大型挤...
关键词:拉脊山  活动断裂  历史地震 新活动性  
祁连山活动断裂带中东段冷龙岭断裂滑动速率的精确厘定
5
《地震》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何文贵 袁道阳 葛伟鹏 罗浩  出版年:2010
中国地震局地震联合基金(104073)资助;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0900
冷龙岭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根据野外考察结果认为,该断裂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并伴有正倾滑性质,断错地貌特征明显。通过高分辨率SPOT卫星数字影...
关键词:祁连山断裂带  冷龙岭断裂  滑动速率 活动断裂  
提取地震热异常信息的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及震例分析 ( EI收录)
6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创新基地 郭晓 张元生 钟美娇 沈文荣 魏从信  出版年: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C35B03-03-0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09A79)资助
本文以静止卫星长波辐射资料为数据源,针对其资料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地震热异常信息提取的方法,即"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汶川地震以及有资料覆盖的中国大陆其余5次6.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前...
关键词:汶川地震 长波辐射 功率谱估计 相对变化率  
川西地区现今垂直地壳运动研究
7
《中国科学(D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 王庆良 崔笃信 王文萍 张四新 刘锦文 史旗  出版年:200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418403)资助项目
地处川滇菱形活动地块中、北部的川西及邻区,是青藏高原物质大规模东南方向运动的重要通道,也是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大幅隆起的重要延伸区和影响区.利用川西及其邻区1970年至2006年的多期水准观测资料,采用以相邻水准点间高差变...
关键词:川西地区  水准  垂直运动  下地壳流动
潮汐地电场谐波和各向波形的影响要素 ( EI收录)
8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江苏省海安地震台 谭大诚 王兰炜 赵家骝 席继楼 刘大鹏 于华 陈军营  出版年:20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8BAC35B05-01);地震行业专项(200808029)共同资助
潮汐地电场表现出近正弦形态,形态持续全天属TGF-A型,只在午前午后出现属TGF-B型,两类潮汐地电场前5阶谐波周期分别是23~24、12、7.9、6、4.8 h.不同场地的潮汐地电场振幅谱可能有差异,周期变化的径向、切...
关键词:潮汐地电场  谐波 各向波形  裂隙 应力场
青藏高原东北缘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过程 ( EI收录)
9
《地学前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地理科学系 袁道阳 张培震 方小敏 王志才 宋春晖 郑德文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4040;40372086);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号:LC20060018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临夏盆地是一个挤压挠曲型的前陆盆地,褶皱和逆冲断裂带自7.8Ma开始由西向东向盆地内部扩展,形成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代表高原东北部持续的构造变形过程。这种同沉积的构造变形一直持续到大约1.8Ma左右...
关键词:甘肃临夏  晚新生代 构造变形  地壳缩短 盆地
青藏高原中强地震前的地电场变异及构成解析 ( EI收录)
10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谭大诚 赵家骝 席继楼 刘大鹏 安张辉  出版年:2012
地震行业专项(200808029);中法电磁合作天祝观测项目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地电场常态波形存在场地的选择性现象,场地的岩石结构、裂隙及裂隙水、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地电场的常态波形,较大湖泊有助于附近出现TGF-A波形,在第四纪沉积层较厚、岩石含水度高和透水性强的地区多出现TGF-B...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中强地震 地电场 变异  物理解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