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中国共产党 乡村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855H指数:16WOS: 3 北大核心: 169 CSSCI: 184 CSCD: 1
-
排序方式:
- 红色资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 1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建 冯开甫 出版年:2016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12CKS01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10020);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川东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项目批准号:川教函[2014]156号)的阶段性成果
-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天然载体和重要依托。...
- 关键词:红色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教育
-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 2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衍玲 潘彦谷 唐凌 出版年:2014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08SZ2022);项目负责人:刘衍玲;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08JWSK284);项目负责人:刘衍玲
-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关注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资源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实...
- 关键词:心理素质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体系
- 新时代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途径研究
- 3
- 《重庆社会科学》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安平 杨可 出版年:2020
- 乡村旅游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互相促进、互为联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已势在必行。在融合发展进程中,注重“一融合三结合四依托”的乡村旅游业发展途径,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到...
-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发展途径
- 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
- 4
- 《学术论坛》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华师范大学人事处 马静 刘利才 出版年:2008
- 部分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归根究底是由于他们对人生意义、价值目标产生危机所引起的。因此,加强大学生励志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适应对外开放...
- 关键词:励志 励志教育 当代大学生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研究综述
- 5
- 《科教导刊》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文静 曹均学 出版年:2012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当前大学生中备受关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运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学者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当前存在的问题,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新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6
- 《科学社会主义》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培湘 出版年:2009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项目编号:SCOTB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价值是主体、客体、实践"三维一体"的关系概念,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根本特性是实践性;公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及其经济建设、政治...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 内容 作用 意义
- 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探析
- 7
- 《理论视野》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程静 冯永泰 出版年:2021
-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它包含着细碎化耕作与规模化经营、自给自足与市场化生产、低投入与机械化生产、低附加值与产业化运作等诸多矛盾...
-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小农户 绿色农业 产业融合
- 政治认同的理论解读:内涵、结构及功能
- 8
- 《广西社会科学》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建 出版年:202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研究”(21XKS002);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政治认同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研究”(SC19A01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研究”(20ZSJSJYZD04)。
- 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自我政治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属政治体系的情感归属,以及基于特定利益和价值需要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活动。作为一个观念和行为相统一的有机系统,政治认同具有鲜明的结构性,其结构要素主...
- 关键词:政治认同 主体 客体 环体 介体 政治合法性 政治稳定 公共精神
-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
- 9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沙沙 胡建 出版年:2015
-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川东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川教函(2014)156号];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川教函(2013)96号]
-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蕴含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红色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在当前形...
- 关键词: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途径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阶段性分析
- 10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建 刘惠 出版年:2017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12CKS013);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研究"(项目批准号:CSZ16001)的阶段性成果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作为一种价值认同,其过程一般要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相互衔接和递进的阶段。认知认同才能深刻把握,情感认同才能自觉信仰,行为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以认知...
-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知认同 情感认同 行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