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翻译    英语    日语    英语教学    法语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2,518H指数:18WOS: 2 北大核心: 79 CSSCI: 75 CSCD: 1 RDFYBKZL: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泛在学习理论研究综述
1
《远程教育杂志》渤海大学教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潘基鑫 雷要曾 程璐璐 石华  出版年:2010
在对国内外泛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泛在学习的名称由来和相关概念、定义、内涵、主要特点以及理论基础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和综述,最后对泛在学习相关问题进行几点冷思考。
关键词:泛在学习 理论研究  冷思考
文学翻译: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
2
《当代作家评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在读;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闫怡恂 葛浩文  出版年:2014
二0一三年十月,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先生应邀来沈阳参加“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学术研讨会”。从美国来华之前,就约定好了这次访谈。访谈中葛先生低调、幽默,风趣不失严肃。谈及的话题从文学翻译的过程、方法到翻...
关键词:文学翻译 标准  访谈录 学术研讨会  对外传播  中华文化 翻译作品 采访者
我行我素:葛浩文与浩文葛
3
《中国比较文学》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葛浩文 史国强(译)  出版年:2014
我得到的关注,比我应该得到的或希望得到的要多,这让我在工作时如履薄冰。我比较乐意看到从更宽的视角评论我的译作。对我来说,译者总是现身的,也总是隐身的。我做翻译不须借助高深的理论,而是像作家或诗人那样,一边写,一边摸索最恰...
关键词:中国文学翻译 翻译理论 译者 葛浩文  
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意义
4
《外语与外语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200240;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王宇弘  出版年:2008
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源域和目的域都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通感隐喻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构成通感的不同感觉具有某种相似的跨感官特征,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该特征的心理表征就是意象图式。本文通过两个具...
关键词:通感 隐喻 意象图式 体验性
“创伤”理论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以亚裔男性研究为视角
5
《当代外国文学》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建会  出版年:2010
本文探讨了"创伤"理论应用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可行性,诸如:"创伤"理论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亚裔男性研究之间的关系;美国种族主义对亚裔男性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创伤;以及"心理创伤"主题在亚裔美国文学中...
关键词:创伤理论  亚裔美国文学 亚裔男性  
大学治理中的行政权力:价值逻辑、中国语境与治理边界
6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世权 刘桂秋  出版年:2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高校行政和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研究"(CIA100167)
针对理论上对大学行政权力范畴的认知差异,本文对大学治理中的行政权力进行了解构。研究认为,大学行政权力的价值逻辑在于学术人员(或教师)对"学术本位"回归的诉求。与国外相比,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行政权力不但包含了与职位相联系的制...
关键词:行政权力 学术权力 大学治理 治理边界  学术性行政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的黑人代际间创伤研究
7
《外国文学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人文研究所 黄丽娟 陶家俊  出版年:2011
本文立足代际间幽灵创伤研究视角,分析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黑人代际间幽灵创伤造成的母爱之痛、两性爱之痛和姐妹爱之痛,揭示黑人小说叙事与黑人创伤历史、其它黑人的心灵自传和历史拷问之间的同质互文关系。...
关键词:代际间幽灵  创伤叙事 悲悼 《宠儿》
金融化:涵义和影响
8
《国外理论动态》不详;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托马斯·I.帕利 房广顺(译) 车艳秋(译) 徐明玉(译)  出版年:2010
关键词:金融化 涵义 收入分配不平等 经济研究所  新自由主义 世界资本主义 美国学者 经济政策  
“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肖凌鹤  出版年:2016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营造灵活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笔谈)
10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东学院商务管理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王喜满 丁锐 廖阔 吴琼 鲁畅 伍俊华 华正伟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GJ008);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4005);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3lslhzyb-18);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委托项目(L22AWT017);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21E14);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9A124);湖南省芙蓉计划项目(20221420);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0BZW009);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0220599);沈阳师范大学第九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21-ZX012);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LJKMR2022146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JG20DB172);辽东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一般项目(2022SZ13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406281292332)
把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针的实际举措,也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改革创新迫切需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与日常教育管理贯通起来。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
关键词:课程思政  日常教育管理 高校思政课程  三全育人  高校体育教师 红色文化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代创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