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犯罪主体    食品监管渎职罪    食品安全    人权保障    法律关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哲学类    

被引量:308H指数:8WOS: 1 北大核心: 23 CSSCI: 8 CSCD: 1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构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若干思考
1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冯卫国  出版年:2003
社区矫正代表着罪犯处遇的未来走向 ,但我国当前社区矫正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 ,加紧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已成当务之急。应当构建完备的立法、科学的裁量机制和健全的执行体系 ,以保障和促进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矫正制度 中国  刑事政策 罪犯处遇制度  管制刑 刑事立法 执行机制  社区刑罚
卧底侦查及其法律规制
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冯卫国  出版年:2003
卧底侦查在侦破有组织犯罪及无受害人犯罪方面效果显著。如不对其加强法律规制 ,则可能出现破坏法制、侵犯人权的后果。我国在卧底侦查立法方面 ,应确立卧底侦查的合法化原则 ,建立对卧底侦查的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对卧底侦查人员的...
关键词:卧底侦查 法律规制 人权保障 合法化原则  约束机制  卧底侦查人员  
过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注意义务寻找合法席位
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刘锐 孟利民  出版年:2004
过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既是责任发生的要件 ,也是责任限制的要件。这一问题之所以扑朔迷离、争论不休 ,原因之一在于各构成要件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以及缺乏整体性的把握。责任导源于义务 ,从注意义务出发考察责任的成立不...
关键词:过失侵权责任 构成要件 侵权行为 注意义务 违法性
从刑法理论看医疗行为的正当性根据
4
《法律与医学杂志》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校医院 冯卫国 张素娟  出版年:2003
医疗行为从表面看似乎给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但其主观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客观上有利于患者和社会 ,因此具有正当性。但医疗行为的正当性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本文根据允许的危险、受害人承诺、义务冲突等刑法理论 ,对医疗行为的正当...
关键词:刑法理论 医疗行为  正当性  
关于将人格导入定罪活动的研究
5
《当代法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翟中东  出版年:2004
定罪不仅要考虑行为 ,而且要考虑行为人的具体情况 ,这是实现刑法个别正义的基本要求。人格是揭示人本质的概念 ,刑法应当将人格纳入定罪活动中。结合我国司法现状 ,为避免权力的滥用 ,应将人格作为刑法出罪的因素 ,并进行人格...
关键词:人格 定罪 人格评估  
两极化刑事政策导向下的刑法修订——简评2005年最新修订的台湾刑法典
6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西北政法学院法学一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冯卫国 肖月  出版年:2005
台湾最新刑法修订的立法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宽严并进的刑事政策”和“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并重”的价值趋向。大陆刑法应借鉴台湾的立法取向,向两极化的刑事政策发展,同时关注罪犯的再社会化问题。
关键词:台湾  刑法修订 两极化 刑事政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7
《安徽农业科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周书霞  出版年:2010
河北省保定市社科联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0902127)
简单介绍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情况,分析了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新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 法制建设 法律援助
医疗事故罪若干问题探析
8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冯卫国  出版年:2003
医疗事故罪主体限于医务人员,医疗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非医疗工作的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医务人员私自行医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以非法行医罪论处。医疗事故罪的处罚范围限于责任事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界定,应当...
关键词:医疗事故罪 犯罪主体 非法行医 责任事故  
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方式探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背景
9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 方杰  出版年:2011
201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最密切联系原则规定为国际私法的一般原则,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该原则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彰显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重要性。伴随产生的问题是,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该如何对整个...
关键词: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最密切联系原则 法律关系要素分析说  
行刑社会化的内涵解读
10
《犯罪与改造研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 冯卫国  出版年:2003
行刑社会化是为了配合罪犯再社会化目标而形成的行刑理念和模式,是实现罪犯再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行刑社会化 罪犯  行刑理念 行刑模式 刑法理念 监狱行刑制度 社区矫正制度 出狱人保护制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