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福建省连城一中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有效教学    历史知识    诗情画意    创设    高考试题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19H指数:3北大核心: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的新模式
1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福建省连城一中 邱丽芳  出版年:2009
英语报刊阅读,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的大门。在利用英文报刊作为学生的阅读资源时,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基础,精心选材,合理利用,是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以...
关键词:报刊阅读 辅助教学 英语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合理利用  教师选用 阅读资源 英文报刊
例说知识结构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
《中学历史教学》福建省连城一中 沈君飚  出版年:2012
高中历史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系,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新教材在给人耳目一新感觉的同时,也存在着知识系统不够完整,同一时期历史现象的联系不够紧密,跳跃...
关键词:知识结构图 历史教学 选修模块 高中历史  思想文化 知识系统  历史现象 历史知识
闲话“微写作”
3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福建省连城一中 谢祥金  出版年:2014
短短的140个文字,却包罗万象,内涵丰富,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就把所想所思表达给众人,这就是微信、微博的魅力。正是这种灵活便捷充满睿智的表达形式催生出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的微作文写作。“微写作”,其实古今中外都有范本。古...
关键词:作文写作 《小小说选刊》  《微型小说选刊》  闲话 《世说新语》 《杂文选刊》  《幽梦影》 《菜根谭》
作文要理直气壮与诗情画意
4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福建省连城一中 吴健  出版年:2013
作文最好是既理直气壮,又诗情画意。这就要求作文语言虚实相生,述评结合,讲道理,发议论,摆事实,列现状(社会现象与状况),道理与事实对接,议论与现状融通,老于世事,合于人性。一、基本模式用独特的主观评说,天马行空的叙述,个...
关键词:作文语言 诗情画意 虚实相生 社会现象  形象材料  议论  个人化 理性化
胶体电泳最佳实验条件探究
5
《课程教育研究》福建省连城一中 罗家康  出版年:2015
实验条件差异直接影响实验效果,给教学质量带来影响,本文就电泳实验的影响因素作了探究。
关键词:电泳实验 最佳条件  探究  
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略
6
《高考(政史地)》福建省连城一中 沈君飚  出版年:2007
图表类历史选择题是指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历史图片、漫画、邮票、地图和各种数据统计表等,它们简明直观、新颖活泼、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常用形式。
关键词:历史选择题 图表  解题方略 数据统计表 有效信息  学科能力 知识迁移 历史图片
情境驱动深度学习 促进核心素养培育——以高中“氮的循环”教学为例
7
《化学教与学》福建省连城一中 黄一文  出版年:2017
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以鲁科版“氮的循环”教学为例,阐述基于化学学科观念、应用、三重表征、态度等四个方面来创设情境,不断引领和优化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任务驱动深度学习,促进核心素养培育。
关键词:情境 深度学习  化学核心素养  氮的循环  
发展校园文化,营造大语文环境
8
《科教文汇》福建省连城一中 陈冰华  出版年:2013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大语文"观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如何营造大语文环境,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提升语文素养,依然是头绪杂乱。而发展校园文化,可以说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校园文化与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语文 能力素养  
创设化学问题组群 提升问题导学实效
9
《课程教育研究》福建省连城一中 陈鹏松  出版年:2013
本文以鲁教版"盐类的水解原理"为例,探讨如何设计化学"问题组群",提升化学问题导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问题组群  问题导学 教学效果
电机原理演示器
10
《教学仪器与实验》福建省连城一中 李春盛  出版年:1989
如图1所示,其外形结构跟课本上完全一致。线圈转速可用手任意控制,电流变化情况可从电流表上直接看出。所模拟磁力线既可直接看见,又可让线圈切割而过,因此较为形象直观。
关键词:外形结构  电流变化 换向片 匀强磁场 电磁力矩  固定轴  全波整流 矩形框  切割速度  可从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