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学校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学校的前身...   详细>>

研究主题:高校    高校继续教育    大学生    犯罪构成    构成要件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03H指数:6北大核心: 7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德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问题初探
1
《法学论坛》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庄敬华  出版年:2005
德国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的历史悠久,其相应的法律法规较完备。针对其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立法,德国理论界根据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产生的基础将之分为三类:即以容忍为前提的牺牲性责任、危险性责任和一般侵权责任。德国环境损害赔偿立法以...
关键词:牺牲性责任  危险责任  设施责任  原因推定  
“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
2
《法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池应华  出版年:2005
在危急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时伴生着一种人们称之为“见死不救”的现象。“见死不救”行为是否应被定罪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定罪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只有在事实已被认定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法律评价。“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构成...
关键词:事实认定  法律评价 见死不救 亲社会行为  责任扩散  旁观者效应 “见死不救”行为  社会心理学 行为理论  事实构成  
“构成要件说”作为犯罪既遂判定标准的不合理性──与王志祥博士商榷
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侯国云  出版年:2006
王志祥博士在《法制日报》上发表论文专门为犯罪既遂“构成要件说”进行辩解。但笔者认为,在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上,“构成要件说”与犯罪构成理论自身相矛盾、与刑法第20条的规定相矛盾、与汉语词典对“遂”字的解释相矛盾、与犯罪人的...
关键词:犯罪既遂 犯罪构成 判定标准  不合理性  
论“黑哨”中的行政法问题
4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高家伟 张玉录  出版年:2002
中国足协同时具有社团法人、社会中介组织、民事主体和公共行政主体等多重身份。作为公共行政主体 ,中国足协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中国足球业的行业自治团体 ,与国家体育行政机关在机构、职能和活动方式方面均不同。
关键词:行政法 中国足协 行业自治团体  分权 "黑哨"行为  
诉权保障与民事诉讼管辖制度关系论
5
《政法论丛》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孙邦清  出版年:2006
从权利的角度考察诉权与管辖制度的内在联系,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管辖制度与诉权割裂,从而极易侵害当事人的诉权。而将当事人于管辖制度享有的权利归属于诉权,以此将诉权保障与管辖制度的建构有机衔接起来,以诉权论指导管辖制度的建构,这...
关键词:诉权保障 民事诉讼管辖 公正 联系  
“社会法”概念的基本分析
6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姜登峰  出版年:2007
"社会法"概念是社会法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在西方主要国家,"社会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已日趋完善。但是,各国所使用的"社会法"概念却各有不同。这就给我国社会法的研究在理论上带来了认识的分歧和模糊。文章通过解读...
关键词:社会法 社会权利 弱势群体 社会问题
关于刑法解释几个争议问题的思辩
7
《法学杂志》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侯国云  出版年:2004
法律不但有立法原意,而且通过表达法律意思的文字,也可以找到立法原意。由于文字的复杂性,立法者在立法时可能对文字使用得不准确,因而立法的原意可能被表达得有些模糊,这就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解释法律的主体,只能是立法者和国家的...
关键词:刑法解释 司法解释权 立法  成文法
论罪犯再社会化
8
《中国司法》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池应华  出版年:2005
关键词:再社会化 罪犯 同辈群体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过程 大众媒体 观察学习  交际语言 社会成员  
替代国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9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董京波  出版年:2004
替代国制度是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计算正常价值的一种方法。我国由于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因此 ,在反倾销调查中 ,产品的价值要以替代国的产品来计算 ,这是导致我国企业屡屡被认定具有倾销行为的原因。面对替代国制度所...
关键词:替代国制度 非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  对外贸易 反倾销 正常价值  产品价格 倾销幅度
法治与德治两种治国方略的理性思考
10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姜登峰  出版年:2006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两种重要的治国方略,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理论联系和现实关系。在明确二者真正含义的基础上,应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以克服以德治国可能带来的人治弊端,发挥它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法治 德治 现代化建设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