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汉代    秦汉    儒家    儒学    孔子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轻工类    

被引量:4,484H指数:20WOS: 3 北大核心: 1,122 CSSCI: 1,174 RDFYBKZL: 13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6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荀子人性论辨正——论荀子的性恶、心善说
1
《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梁涛  出版年:2015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支持计划"新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编号10XNJ028)的阶段性成果
《荀子·性恶》的主旨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中"伪"据郭店竹简应作"■",指心之思虑活动、心之作为。这既点出性恶,又指出善来自心之思虑活动,揭示了人生中以"性"为代表的向下堕失的力量、以"心"为代表的向上提升的力量...
关键词:荀子 性恶 心善  伪(为心)  
“同文之治”:清朝多语文政治文化的构拟与实践
2
《民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马子木 乌云毕力格  出版年:2017
清朝如何维持对广袤疆域、多元族群的有效治理,学界已有诸多不无启发的考察。回归清人的语境中,与大一统相表里的"同文"成为清代君臣描述盛治时最常使用的语汇。事实上,"同文"在清代政治文化的构建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其政治意义的...
关键词:同文  大一统 多语文  政治文化 清朝
“以生言性”的传统与孟子性善论
3
《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梁涛  出版年:2007
关键词:大传统 孟子  性善论 新儒家 人性论  生之谓性 牟宗三  徐复观
“亲亲相隐”与“隐而任之”
4
《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梁涛  出版年:2012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支持计划"新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编号10XNJ028)前期成果
最近学术界围绕“亲亲相隐”的问题,引发了一场如何认识、评价儒家伦理的讨论,涉及到如何看待血缘亲情,以及孔孟等儒者是如何处理血缘亲情与仁义普遍原则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参见郭齐勇主编,2004年;2011年)对此,学者已发...
关键词:“亲亲相隐”  血缘亲情 儒家伦理 学术界 普遍原则  学术问题 “事实”  简帛文献
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的探讨
5
《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沈卫荣  出版年:2006
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有过去完全被人忽略的藏传密教文献,将其与回鹘、西夏、蒙古文中的佛教文献相比较,则可重构11—14世纪西域佛教史。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多部不见于现存各种汉文《大藏经》中的重要佛经,以及西...
关键词:黑水城文献 回鹘文书  西域佛教史  藏传密教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仁”的构建
6
《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韩星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思想史基本范畴研究"(编号12AZD082)子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编号302121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儒家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自爱是仁爱展开的基本环节,仁者自爱,中和长寿。仁始于爱亲人,亲情之爱体现为孝悌之道,是为仁之本。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是践行"仁"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仁  核心价值体系 天下归仁  
秦及汉初的司寇与徒隶
7
《中国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孙闻博  出版年:2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秦汉城乡关系的社会史考察"(14CZS009)的阶段性成果
秦及汉初,终年服役的罪犯群体"徒",具有国家法定的社会等级身份特征。司寇籍附县乡,为编户民,可单独立户,在各类权益上与不入户籍、不居民里、簿籍另立的徒隶多有不同。隶臣妾又与同属徒隶的城旦舂、鬼薪白粲在服役方式、廪食管理、...
关键词:刑罚序列  社会身份 司寇 徒隶  隶臣妾  城旦舂  
论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
8
《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韩星  出版年:2013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儒释道关系史研究"(编号11JZD005)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西方哲学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向,即从形而上转向形而下,从思辨世界转向生活世界,从意识哲学转向身体哲学;“身体”成为审视世界和思想言说的一个重要视角,如出现了“身体现象学”、“身体伦理学”和“身体美学...
关键词:儒家哲学 身体观 修身之道 当代西方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西方当代哲学 生活世界  哲学研究范式
新疆洋海墓地先民的食物结构及人群组成探索 ( EI收录)
9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司艺 吕恩国 李肖 蒋洪恩 胡耀武 王昌燧  出版年:2013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303);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项目(KACX1-YW-0830)资助
新疆自古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根据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新疆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与人群组成等问题,可为文化与人群交流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分析了洋海墓地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2世纪先民骨胶原蛋白的C,N稳定同...
关键词:洋海墓地  C,N稳定同位素  食物结构 人群组成  
从乡啬夫到劝农掾:秦汉乡制的历史变迁
10
《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孙闻博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出简牍与秦汉县制研究”(20BZS031)阶段性成果。
秦汉乡制变迁反映国家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变化。秦汉"乡官"指乡吏及所主机构,非专指三老等民官。乡啬夫职掌不称"治",事权分散,对县的从属性突出。秦及汉初,乡是县下诸"官"之一,县廷与乡之间的政务运行可称作"廷—官"模式。西汉...
关键词:秦汉 乡里制  啬夫  掾史  基层治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