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明代    唐代    抗战时期    清代    明清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3,887H指数:17北大核心: 769 CSSCI: 798 CSCD: 13 RDFYBKZL: 5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5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
1
《新闻与传播研究》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中心;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丁未 田阡  出版年:2009
教育部规则项目06JA860006;广东省人文社科重大基地项目06JDXM86001的资助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居住在深圳市石厦村的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的媒介技术使用(包括车载电话、手机、互联网)为个案,从一个侧面展现农民工群体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式及其演变过程,并试图从这一倚重于血缘、地缘的传统关系网分析农...
关键词:农民工群体 社会关系 媒介技术 个案  家园 出租车司机  田野调查 湖南攸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
《社会科学战线》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田阡  出版年:20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视野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无论对于“非遗”保护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理论,都是一个必须直面的话题。一方面,究竟何为文化创意产业?介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非遗”保护工作如何运行?各个学科多位学...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发展  路径  保护工作  学科理念 产业理论  百家争鸣
清代滇铜京运路线考释
3
《历史研究》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蓝勇  出版年:2006
清代滇铜京运路线有分运、递运、长运之分,其中递运中的石门旧道、金沙江黄草坪水道、奎乡道、乌撒入蜀道、罗星渡五道最为重要。以前学术界在铜店数量、路线分合、开修时间上有不少错误认识。长运沿途的重要站点水路状况复杂,滩险风险追...
关键词:清代 滇铜  京运路线  分运  递运  长运  
我国发展体验旅游的背景、开发思路及对策研究
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娟丽  出版年:2006
通过对体验经济的产生特征、消费者心理、我国目前的营销技术水平、市场本身的环境和企业职工的素质等方面对我国发展体验旅游经济的有利和不利人文背景因素的具体分析,结合体验经济的内涵特征,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把握...
关键词:体验经济 体验旅游 旅游产品
从旅游观念看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暇生活
5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陈宝良  出版年:2006
自明代中期以后,对旅游的肯定已成一时之风,而旅游则已经成为文人士大夫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明代士大夫旅游观念系统的梳理,指出文人与道学家在旅游观念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士大夫的旅游体验又作了详...
关键词:明代 文人 士大夫 旅游观念 闲暇生活
论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与演变——兼论“抗战大后方”的内涵和外延
6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潘洵  出版年:2012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抗战时期大后方全民抗战研究"(CQZDZ05);项目负责人:潘洵;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2009-ZDZX13);项目负责人:潘洵
"抗战大后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支持和支援对日作战的后方战略基地。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演变与日本侵华造成的民族危机密不可分,也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抗战实力与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有密切关系。为准备对日作战,国民...
关键词:抗日战争 战略后方  形成  演变  
基于社区参与的古镇旅游发展分析——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
7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刘焱  出版年:2006
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运用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价古镇旅游社区参与的现状,指出社区参与在古镇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手段,加强社区在古镇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参与 古镇旅游 发展  磁器口古镇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对策
8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田阡  出版年:2008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重庆市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布广、类型丰富、数量多。随着重庆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文化生态正发生巨大变化,造成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出现逐渐消失的趋势。目前重...
关键词:重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对策  
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9
《地理研究》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马强 杨霄  出版年:2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700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33)
在系统搜集、整理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明清时期的500多年间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存在如下特征:①水灾和旱灾频繁,而水灾略多于旱灾。两种灾害的发生频率分别为2.56年/次和3...
关键词:嘉陵江  水灾 旱灾 时空分布  明清时期
荒野观念的转变与美国国家公园的起源
10
《美国研究》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高科  出版年:2019
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史及其对史学的创新研究”(16ZDA122)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后期美国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壮美的荒野景观,并将其作为人民大众的旅游娱乐场所,这是美国荒野观念发生巨大历史转变的结果。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受欧洲传统文化和现实境遇的影响,美国主流社会对荒野普遍持厌恶与征...
关键词:美国社会文化 环境  国家公园 荒野观念  荒野景观  国家认同 旅游需求 景观民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