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ao Ke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 金: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史及其对史学的创新研究”(16ZDA12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卷 号:33
期 号:3
起止页码:142-1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19世纪后期美国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壮美的荒野景观,并将其作为人民大众的旅游娱乐场所,这是美国荒野观念发生巨大历史转变的结果。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受欧洲传统文化和现实境遇的影响,美国主流社会对荒野普遍持厌恶与征服的态度。然而,随着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荒野尤其是壮美的荒野景观被美国知识精英塑造成为彰显美国独特性和构建国家认同的工具,具有了崇高的精神文化价值;美国城市—工业社会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疏离,使荒野旅游成为人们应对城市弊病的“解毒剂”,从而赋予了荒野景观作为旅游对象和旅游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与此同时,欧美民主、平等思想向景观领域的扩展,确立了公园向人民大众开放的公益属性,为以国家公园形式来保障公众平等地访问和享受荒野景观的权利奠定了思想和现实基础。荒野观念的转变孕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与愉悦”而将壮美的荒野景观保留为“公园或游乐场”的国家公园思想,最终促成了国家公园在美国的诞生。
关 键 词:美国社会文化 环境 国家公园 荒野观念 荒野景观 国家认同 旅游需求 景观民主
分 类 号:F597.12[旅游管理类] X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