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红楼梦》    小说    《论语》    孔子    文化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轻工类    

被引量:3,676H指数:15北大核心: 571 CSSCI: 552 RDFYBKZL: 6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7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分析
1
《情报科学》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梁冠华 鞠玉梅  出版年:2018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带来的网络危机舆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全以及正常的社会公众秩序。【方法/过程】为此,结合灰色统计法以及AHP分析法构建网络舆情演化周期各阶段的风险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各个风险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结论...
关键词:舆情演化  突发事件 生命周期 灰色统计分析  层次分析法
人类困境的永久象征——《婴宁》的文化解读
2
《文学评论》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杜贵晨  出版年:1999
“婴宁”即“撄宁” ,出自《庄子·大宗师》。《婴宁》即《庄子》“撄宁”思想的演义 ,写出了作者基于儒道等传统思想文化和实际生活经验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它不仅是蒲松龄早在十七世纪对女性、进而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一个文学发现 ...
关键词:《庄子》 婴宁  人类困境  蒲松龄  大宗师  象征  《红楼梦》 传统思想文化 小说  生存困境  
女性角色演变与中国妇女解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透视
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光宇 冬玲  出版年:2000
文学的文化批评带有根本的性质和意义 ,妇女解放是一场本质上的文化变革 ,将女性角色演变、妇女解放和文化演进结成历史链条 ,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进行文化透视 ,不仅贴近研究对象主体 。
关键词:女性角色 妇女解放 女性文学 文化透视
人文教育:商海大潮中的自救之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
4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张全之  出版年:2000
以务实的态度调整课程内容 ,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服务 ,是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在务实的同时 ,还必须坚守人文立场 ,去关注人类的精神、价值、观念、信仰等“务虚”的问题。“人本”与“文本”是本课程的两个...
关键词:人文教育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流水意象
5
《中国社会科学》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立  出版年:1994
本文从流水意象与中国古人的情感世界、流水文化的地理学根据及神话遗存、流水意象的多重哲学美学蕴涵、流水意象与华夏民族精神及文人性格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意象——流水意象,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指出了流水意象的...
关键词:流水意象 中国古典文学 意象母题  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 《管锥编》 生命意识  河伯 《韩诗外传》 华夏民族  
上博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试测
6
《文学遗产》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杰文  出版年:2002
本文以上博藏 2 9支说《诗》简、《论语》《孟子》《礼记》载孔子说《诗》解《诗》资料 83条、《左传》《国语》说《诗》引《诗》资料 3 1 7条为基础材料 ,比较了竹书《诗论》与孔子说《诗》在思想观念与解《诗》方法上的差...
关键词:《诗》 《诗论》 上博 竹书 作者  《左传》  孔子  战国 资料  《礼记》  
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
7
《学术月刊》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新宇  出版年:1999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民族意识  阶级意识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启蒙主题 启蒙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  国民党  启蒙文学 知识分子  
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系统性表现
8
《方言》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时秀娟  出版年:2006
本文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通过元音对图形考察了汉语方言40个点的元音格局。认为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系统性表现在三方面:1.各方言的元音格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2.各方言的元音格局中音位的性质具有相对性;3.元音在高低维度上较灵...
关键词:元音格局  元音相对图形  相对性 系统性  
一个“炮孩子”的“世说新语”——论莫言《四十一炮》的荒诞叙事与欲望阐释
9
《文学评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瑞英  出版年:2016
《四十一炮》是莫言建构的民间的、具有批判色彩的以"炮"为形象符号的隐喻体系。小说以"炮"为叙事结构,"四十一炮"即"炮孩子"罗小通的四十一段滔滔诉说,内容驳杂,信口而来,上下段之间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衔接。每一"炮"的故事...
关键词:莫言  世说新语 叙事结构  小说叙事 四十一  黑孩 生命形态 形象符号  儿童视角  荒诞离奇  
朝鲜“燕行录”中的“华夷”之辨
10
《外国文学评论》中央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国彪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语>与朝鲜半岛古代文化研究"(12CZW025);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创新项目"<论语>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KZXT03YB13)的阶段性成果
朝鲜受儒学尤其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严于"华夷"之辨。作为明清时期朝鲜使臣在华期间的纪行之作,"燕行录"记录了他们对"华夷"问题的诸多思考。明代,朝鲜诚心慕华事大,倡明礼治,自称"小中华"。明清易代之后,朝鲜陷入伦理困境,...
关键词:燕行录 华夷观 朝鲜《大义觉迷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