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法律    法律规制    法律保护    实证研究    个人信息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哲学类    

被引量:933H指数:9北大核心: 32 CSSCI: 71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网络主播劳动者地位认定的困境、反思和出路
1
《时代法学》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王立明 邵辉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法与国内法视野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ZDA141)阶段性成果之一
探讨网络主播的劳动主体地位,旨在为人工智能时代平台经济中新型劳动形态的法律定位提供些许立法建议。通过对网络主播劳动者地位认定的裁判困境解构、传统标准反思及创新出路建构,并结合网络主播的工作类型与签约模式分析可知,《关于确...
关键词:劳动者 非标准劳动者  网络主播  网络直播平台  人工智能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及法治机制构建
2
《法学杂志》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王刚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本土法则与法治协调问题研究"(16CFX015);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委托课题"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法治协调问题研究"[CLS(2014)WT08]的阶段性成果
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法。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主要是法律冲突问题、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生态及环境保护问题、民间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之法律地位问题以及国...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  法律问题 法治机制
论罪刑法定原则与民族习惯法
3
《法制与社会发展》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苏永生  出版年:2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地区刑事法治发展制约因素及解决机制研究"(08XFX019)
在中国当前语境下,罪刑法定原则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是形式理性的,似乎与民族习惯法之间具有天然的不可调和性。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只是在"确定为有罪"和"加重刑罚处罚"两方面排斥民族习惯法。从罪刑法定原则...
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 中国语境 实质侧面  民族习惯法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4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天津大学法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熊文钊 王楚克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法治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ZD15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蕴含着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刻命题,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民族法治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法治  
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反思
5
《文化遗产》晋中学院经济管理系;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赵云海 刘瑞  出版年:2023
2021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中的知识产权研究”(项目编号2021YY123);2021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知识产权视域下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021A004);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J020);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山西省强化知识产权创新运用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04031402127);2022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专项课题“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创新转型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2YD155);2021年度晋中学院“1331工程”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团队编号:jzxyxscxtd202104)建设计划;2021年度晋中学院“1331工程”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编号:jzxyxtcxzx202101)建设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热潮,我国也积极加入其中。数字化技术使非遗得到全面保护并实现快速传播,但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具体的标准,且在权利保护、责任承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  数字化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 法律保护
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之立法构想
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李文华 吕帅  出版年:2022
对涉案企业做出暂不起诉决定契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提供了制度空间,同时企业附条件不起诉也作为一种非罪化处理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
关键词:企业合规  认罪认罚从宽  附条件不起诉 立法设计  
生态环境跨区域司法保护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例
7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马芳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祁连山国家公园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跨区域法治协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FX181);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22年度阶段性研究成果。
环境资源案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跨区域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除了完善跨区域立法及建立健全跨区域执法协调机制外,如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有效的生态环境跨区域司法保护也是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跨区...
关键词:生态环境 跨区域  司法保护 祁连山国家公园  
作为第四规则的法律方法及其功能
8
《政法论丛》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谢晖  出版年:2013
对司法而言,法律方法可视为除了法律、习惯和法学学理之外,法官进行司法裁判时所运用的"第四规则",也是法官在司法中保守法律宗旨和规定,并同时有所作为的基本工具依赖。作为"第四规则"的法律方法,在司法中对法律和法治发挥着四种...
关键词:第四规则  守成功能  外溢功能  内卷功能  补漏功能  
大数据时代人类“零隐私”?——知识产权法域内的私权博弈
9
《广西社会科学》清华大学法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宋青霞  出版年:2017
大数据时代人以"数据符号"的模式存在。人的隐私则体现为信息系统处理与特定自然人相关,与其他数据信息结合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的计算机数据,一般包括个人敏感(人格)数据信息与个人一般数据信息。应区分数据人格标志的精神利益和经济...
关键词:大数据  数据人格标志  数据信息公开权  知识产权法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补偿调研现状及对策研究
10
《法制与经济》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赵鹏飞  出版年:2018
青海民族大学创新项目"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补偿调研现状及对策"(项目编号:JM1703510240)
文章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搜集、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探讨三江源国家公园现有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研究建立生态综合补偿制度,同时为创新现有生态补偿机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三江源国家公园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