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诗歌    文学    长篇小说    文化    宋代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4,145H指数:19北大核心: 466 CSSCI: 482 RDFYBKZL: 3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
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陈功  出版年:201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A140);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规划课题(13C298);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课题(E51031)
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的内核有三个层面:从媒介进化本身规律看,媒介使用功能越来越符合人类感官愉悦的要求,媒介外形设计越来越符合人性审美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看,媒介必然沿着人类传播要求的方向进化;从媒介与自然...
关键词:保罗·莱文森  人性化趋势理论  媒介进化理论谱系  技术乐观主义  意外的后果  
情感激发与意象表达:新媒体事件图像传播的受众视觉框架研究
2
《国际新闻界》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 王超群  出版年:2019
本文着重探讨新媒体事件中的图像,如何通过受众对其"视觉框架"的解读,最终实现关于新媒体事件的舆论生成与表达。选取2007年至2015年九年来有着明显热点图像传播现象的50件新媒体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共搜集65张图片作为样本...
关键词:视觉框架  新媒体事件 情感激发 文化意象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李山林  出版年:2006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成果之一(湘教通[2004]284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CZ029)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动态概念,从古代到当代,人文精神的历史内涵不断丰富扩大,依次包含了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价值观、道德感等层面。与之相应,人文教育的内容就包含了主体性教育、民主和个性教...
关键词:人文精神 历史内涵 哲学内涵 人文教育 内容与实质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
4
《外国文学评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 杨经建 彭在钦  出版年:2003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而在中外叙事文学中以“复仇”为取向的创作大致有三种母题形态 (血亲复仇、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第三类复仇”)。本文在对这三类复仇叙事...
关键词:复仇母题 叙事文学 创作模式  文化蕴涵
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 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5
《中国大学教学》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谢奇勇  出版年:2012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使这一举措落实到实处,我们不但要从"特色"本身含义的角度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还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来深入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  特色  内涵特征  外延特征  
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
6
《中国教育学刊》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学  出版年:2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青年基金项目"走向和合:百年文化变迁中的高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047)研究成果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生成、教学方式运用及教学评价引导对学生人文精神所产生的熏陶与感染,应当区别于语文的人文性、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也不能止步于课堂形式的热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目标维度上指向学生...
关键词:人文性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兼论教材使用功能的完善
7
《教育发展研究》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李学  出版年:2008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针对教材使用问题而提出的两种观点,"用教材教"论者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归因于"教教材"。从教材内容与功能的共性来看,"教教材"与"用教材"根本不构成教学中的对立范畴,"教教材"也是用教材...
关键词:教教材  用教材教  教材使用功能  
话语标记的主观性和语法化——从“真的”的主观性和语法化谈起
8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颜红菊  出版年:2006
“真的”的语法性质素有争议,从话语标记的角度分析,“真的”发生了主观性引起的语法化,是处于语法化过程中有词化倾向的“形容词+助词”结构,话语标记功能的实现为“真的”的语法化提供了语义、语用、句法条件。话语标记的语法化研究...
关键词:话语标记 主观性 语法化
“再造地方性”:媒介化理论视角下地方媒体的传播创新
9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 袁星洁 赵曌  出版年:2021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时代党报传媒的深度融合与发展研究”(18YBA158);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再媒介化视阀下地方新闻媒体传播创新研究”(CX20201010)。
"地域消失"的互联网传播时代,人与地方被置入多重流变的传播语境中,人类交往的时空观彻底改写,现实与虚拟杂糅的身份扮演与认同呈现多重面向,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剧媒介内容同质化,致使人们经由地方经验所建立的地方感不断消失。但不容...
关键词:地方性  媒介化理论  地方媒体 传播创新  
后殖民语境中“他者”的双重建构
10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胡铁强  出版年:2004
"他者"是后殖民批评理论话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的哲学渊源主要是黑格尔和萨特的理论。"他者"的文化身份其实是一个双重的建构过程,一方面有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像中国这样的非西方文化他者的自身参与。...
关键词:后殖民语境 “他者”  中国  西方国家  自身参与  中心主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