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音乐分析    和声    音乐创作    作曲家    作曲系    

研究学科:哲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348H指数:14北大核心: 312 CSSCI: 255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
1
《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黄翔鹏  出版年:1987
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当前这个论题应当是:在传统音乐面临的危机中,我们应该做什么?一个“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历史悠久、领土辽阔的、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在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遗产问题上,我们不仅上对祖先,下对子孙万代负有直接...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直接义务  人类文化史 文化遗产  精神财富 民族  祖先 传承关系 危机  论题
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刘康华  出版年:2006
从20世纪和声无限的、个性化的音高材料中可归纳出4种基本的类型:(1)和音———特定结构的音的纵向集合体;(2)音组———三个音以上的音程集合体;(3)音列———特定结构模式的音的横向集合体;(4)音响———包括音高在内...
关键词:和音 音组 音列 音响 音高关系体系  
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
3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刘康华  出版年:2012
和声教学是培养作曲家的必由之路。传统和声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着调性这一核心而展开的,其全部手法表现为,如何在创作中运用和弦及其相互关系来建立调性和转换调性,从而通过主调多声部形式来陈述和发展乐思,构建完整的丰富生动的音响艺...
关键词:和声 技法 教学 调性扩张  功能拓展  
变体曲式结构的发展
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杨儒怀  出版年:2002
本文专门对曲式结构由“量变到质变”原理发展出来的四大范畴中的变体曲式结构进行了论述。根据对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创作实践方面的观察 ,提出从规范化曲式结构范畴出发而形成的最为多见的两大变体类型 :单一曲式结构一次陈述中成型的...
关键词:曲式结构 音乐发展 创作实践  反复  手段  量变  分组  举例分析  变体 范畴  
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特点──兼谈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某些共性因素
5
《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李吉提  出版年:1995
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特点──兼谈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某些共性因素李吉提古琴曲《阳关三叠》属琴歌类,有唱有奏,还有唐朝诗人的著名诗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艺术珍品之一,我们有责任对它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本人的探索,主要...
关键词:《阳关三叠》 音乐结构 结构特点 古琴曲 音乐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主歌  《小河淌水》 旋律线条
三种音高思维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共融
6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英国利兹大学 姚恒璐  出版年:2008
音乐创作的理念、方法与革命,从表现形态方面看,是从瓦解调性开始到重建序列音乐的新秩序;从音乐写作方式方面观察,实际上也是音高体系的急剧革命的结果。通过对"动机、集合"以及"序列、集合、纯音程写作"等具体的理论概念及其作曲...
关键词:作曲实践  音阶思维  音程思维  音列思维  人工音阶 纯音程写作  
二十世纪复调音乐中的节奏思维
7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于苏贤  出版年:2002
本文研究 2 0世纪复调音乐中节奏思维的开拓与创新特征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复调音乐构成方面其它各种成分的发展与丰富 ,阐释了节奏理论概念 ,揭示了节奏构成中那些纷繁复杂、富有理性思维的逻辑规律 ,并概括出条理清晰、逻辑严...
关键词:复调音乐 节奏 严谨  开拓  概括  阐释  理性思维 揭示  逻辑 写作
与作曲家秦文琛谈音乐创作
8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美国注册<音乐中国>学刊;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周勤如 郭赟  出版年:2016
为了关注和推进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从本期起特开辟专栏,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华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工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以及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感兴趣的外籍学者,就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特别是对2l...
关键词:现代音乐创作 作曲家 中国现代音乐 秦文琛 作曲技术理论 表演艺术家 理论工作者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
9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刘康华  出版年:2014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性写法的桎梏,开创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个性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探索从开始的那天起,便离不开它的"本土"特征,即1、以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或感受为基础,...
关键词:音高结构 思维 技法  和音  音组 音列 音响  
作为音响手段的“音色旋律”与“点描主义”的结构方式
10
《音乐探索》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姚恒璐  出版年:2001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基金
“音色旋律”学说最初是由勋伯格在1911年提出的,它表明在一条旋律线中,音高之间明显带有音色设计的进行方式,作曲家在其中暗示了一个单一音高的音色的转移,能够像在旋律进行中一样被人们感受到,因而音色在作品中可以作为结构因素...
关键词:音色  音高 旋律  音程 勋伯格 作曲技法 管弦乐 追寻  作品  主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