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艺术    叙事    审美    神话    文化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轻工类    

被引量:1,759H指数:17WOS: 1 北大核心: 307 CSSCI: 344 RDFYBKZL: 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
1
《新闻与传播研究》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孙信茹  出版年:2016
云南大学第二批“青年英才培育计划”(2015年)资助
通过对云南普米族乡村一群年轻人的微信使用和微信群活动——自我表达和互动表现的民族志考察,可以发现,微信既是一种完全自我参与式的文化"书写"和实践过程,又通过西尔弗斯通所说的"双重勾连"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构成。借助微...
关键词:微信  文化书写 双重勾连  普米族
“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
2
《南京社会科学》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郭建斌 张薇  出版年:2017
本文试图在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民族志的知识谱系中来讨论一种新的民族志形态——网络民族志。因此,本文首先从民族志讲起,然后再讲网络民族志,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志和网络民族志的变与不变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民族志"与"网络民族...
关键词:民族志 网络民族志  方法  研究方法论
线上和线下: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实践及叙述
3
《新闻与传播研究》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孙信茹  出版年:2017
201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微信与都市流动人口社会关系建构"(项目编号:17BXW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和新媒体的崛起生成了人们新的社会活动空间,通过考察人们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运用,展现新文化形态的变化与特质,成为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的研究议题。但因研究者各自的立场和学科背景等差异,使得人们在研究起点、对象范围、使用方法等...
关键词:网络民族志  线上  线下  编织  讲述  
玩四驱:网络趣缘群体如何以“物”追忆——对一个迷你四驱车QQ群的民族志考察
4
《新闻与传播研究》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孙信茹 王东林  出版年:2019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微信与都市流动人口社会关系建构"(项目编号:17BXW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趣缘群体如何展开记忆实践?通过网络民族志方法,对迷你四驱车爱好者QQ群组交流和线下活动的观察以及深度访谈,发现迷你四驱车迷这个因"物"联结起来的趣缘群体通过网络中的互动、对话与故事讲述,线下竞技活动及展现,将他们对童...
关键词:迷你四驱车  网络趣缘群体  物  记忆  网络民族志  
“熟悉的陌生人”:网络直播中刷礼物与私密关系研究
5
《新闻记者》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孙信茹 甘庆超  出版年:2020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微信与都市流动人口社会关系建构”(项目编号:17BXW058)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直播中粉丝刷礼物作为一种新型虚拟礼物交换行为,和传统礼物交换相比,它超越实体性礼物的形式,强调通过粉丝和主播的互动实现回报。本文将刷礼物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互动性回赠,主播通过对私密话题和身体表演的内容呈现,将个人体验与...
关键词:刷礼物  互动性回赠  虚拟互动  私密关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语素法”适用性研究
6
《世界汉语教学》云南大学文学院 赵玮  出版年:2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5JJD740006);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5ZDJ05)资助
本文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考察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中"语素法"对语素义和词义关系不同的词语、语素项常用度不同的词语及词义具体性不同的词语的适用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语素法和语境法。实验结果表明,补充型、引申型词语,...
关键词:语素法  适用性  语境法  词汇教学 教学实验
中国艺术乡建的实践与未来:与方李莉的对话
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云南大学文学院 方李莉 向丽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美人类学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研究”(19AZW004)。
基于中国乡村百年之痛以及对现代性及其后果的反思,艺术乡建主要从“生态性”“治理性”和“美好性”三个层面对乡村建设做出新的规划与构建,在乡村振兴和中华文化复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艺术人类学逐渐关注人的情感之维,探讨情...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艺术乡建  乡村复兴  多中心重构  时尚  生活样式
论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生产
8
《文学评论》云南大学文学院 施惟达 樊华  出版年:2006
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对消费主义时代消费大众的生成、消费活动的特征、精神生产的转化作了分析论证,认为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生产特别是艺术生产的多元分化、多元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并充分肯定了文艺在...
关键词:消费主义 精神生产  消费活动  艺术生产 必然趋势  多元发展  精神价值  社会 大众
论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可靠与不可靠性
9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谭君强  出版年:20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ZW002)
在叙事作品中,按照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区分为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但是,不能将这一基于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区分简单化与绝对化。在可靠与不可靠叙述者两极之间,存在着一条变化的轴线,存在着两者之间动态变化的...
关键词:叙述者 隐含作者 可靠的叙述者  不可靠叙述者 动态关系  
传媒人类学视角下的媒介和时间建构
10
《当代传播》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孙信茹  出版年:2015
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资助项目(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计划(2014年)阶段性成果
现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和日益普及,使得媒介全方位地渗入了人们的时间感知和观念形成之中。从媒介对人们时间的影响来看,具体表现在塑造和形成人们的自然时间、形成人们新的时间观念、产生新的时间文化等三个层面。从大众媒介对人们日常...
关键词:媒介 时间  建构形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