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港台    破产法    道德    市场经济    教育权利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45H指数:5北大核心: 14 CSSCI: 9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君子人格与“比德”
1
《学术月刊》济宁师专政治系 张开城  出版年:1995
在儒家那里,君子具有理想人格的意义,指有才德之人。所谓比德,是指自然物(如山、水、松、竹等)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道德属性,借为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因之赋子自然物以道德意义。于是自然美的欣赏中就包含了道德内容,自...
关键词:君子人格 人格美 理想人格  自然物 人格理想 以玉比德  车尔尼雪夫斯基 孔子家语 君子比德  松竹梅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2
《理论探讨》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部;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 刘冠军 赵磊  出版年:2004
科技进步经历了原始期、萌芽期、发展繁荣期及纵深发展期四个时期,与之相适应社会发展也从文明孕育、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到知识文明。人们对科技的理解也由经验知识、使用科技、工具理性过渡到双刃剑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
关键词: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关联性分析
教育权利实现的程序性机制:教育权利救济
3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济宁师专政治系 吴安新  出版年:2004
山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教育权利实现研究"的部分成果 (编号 :J0 3F15 )。
在法治原则下 ,救济与权利是相附随的 ,任何权利在受到侵犯时都必须有救济。教育权利的实现也需要救济机制。教育权利救济是教育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 ,教育权利救济机制的框架是以宪法救济为根本 ,诉讼救济为主导 ,诉讼外救济为...
关键词:教育权利 救济机制 诉讼救济 宪法救济
现代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发展的哲学思考
4
《枣庄学院学报》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 方力  出版年:2006
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技革命广泛波及许多领域,主要体现在材料、能源、信息、生物、海洋、空间、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革命和生物革命闪耀着哲学的光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遵循着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  信息技术 哲学思考
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的一些思考
5
《哲学研究》济宁师专政治系;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葛修路 林慧珍  出版年:2006
关键词:和谐理论  社会研究 政治理论 社会主义  中国古代  重大事件  文化生活 政治生活 社会生活 学术界
儒家思想与现代中国
6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济宁师专政治系 张开城  出版年:2000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战略的高度审视儒家思想,指出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不等于孔孟学说,孔孟学说不等于封建意识形态。强调发掘孔孟思想精华重在民族精神的建构、人格形象的塑造和社会风气的净化。
关键词: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人格形象 民族精神 孔孟学说  礼仪中国  思想文化建设
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师角色转换
7
《继续教育研究》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 孙广玉  出版年:2005
面向未来的继续教育应该具有终身教育的性质,教育已不仅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吸收固定的内容,而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面向未来的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实践———反思”式,因此,从事继续教育的高校教师应尽快实现自己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教师角色转换 教育教学模式 继续教育 面向未来  终身教育 基本模式  高校教师 反思  
论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之法律思想
8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济宁师专政治系 徐凤侠  出版年:2000
综观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制史 ,婚姻家庭法呈现出与封建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的具有浓郁东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基本法律思想。包办、强迫婚姻 ,双方当事人婚姻不自由 ,包括结婚不自由和离婚不自由两个方面 ;事实上的一夫多妻制...
关键词:中国  古代  婚姻家庭 法律思想 婚姻自由 离婚权  
盗窃罪既未遂界定标准新探——从犯罪目的切入
9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济宁师专政治系 李贵臣 林卫星  出版年:2005
关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的标准,理论界各执一词,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相同的情节却因为执法者认识不同而有差别悬殊的处理结果。尽管理论界允许“百家争鸣”,但司法界的当务之急却是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结束司法混乱,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
关键词:盗窃罪 非法占有目的 数额
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问题
10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济宁师专政治系 颜琳  出版年:2003
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促进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 ,也在伦理道德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加强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道德建设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伦理道德 负面影响  计算机网络 信息技术  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