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大学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电影    文学    文化    小说    诗歌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4,229H指数:16北大核心: 1,123 CSSCI: 1,221 RDFYBKZL: 8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5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晋陕甘方言的“支微入鱼”现象和唐五代西北方音
1
《中国语文》西北大学文学院 王军虎  出版年:2004
"支微入鱼"指止摄合口三等字读如遇摄合口三等字。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淮河流域和长江以南的方言中,而且存在于山西、陕西和甘肃三省方言中。追溯历史,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就已经有此现象。
关键词:“支微入鱼”  西北方言 读音 鱼韵  虞韵  
文化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维度
2
《中州学刊》西北大学文学院 陶成涛  出版年:2015
文化记忆从社会记忆中提炼而成,既具有社会记忆的普遍特征,也具有作为人类文明生活体验的特殊性。文化记忆的情感维度是一种具有社会群体特征的对于逝去的文化现象"乡愁"式的追怀心理。文化乡愁在文化记忆的找回、认同、储存、沟通过程...
关键词:文化乡愁 社会记忆 文化记忆 情感维度
复数标记“们”和集合标记“们”
3
《语言教学与研究》陕西西安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杨炎华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论元选择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研究"(编号:14AY016);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创新工程"汉语儿童语法获得与认知发展";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词缀(affix)和语缀(clitic)对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编号:14JK1688);西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句子中心差异与空主语(pro)现象"(编号:13NW23)等基金项目的资助
本文提出现代汉语的"们"应该分为两个:一个是表示复数意义(仅表不确数的复数)的复数标记,一个是表示集合意义的集合标记。复数标记"们"用在普通名词(包括代词和专有名词用作普通名词)或普通名词短语之后;集合标记"们"用在专有...
关键词:“们”  复数 复数标记 集合标记  语缀
叙事空间抑或空间叙事
4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文学院;西北大学文学院 陈晓辉  出版年:2013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1JK0250)的阶段性成果
准确的命名对问题研究合法性的确立至关重要。本文从哲学、物理、心理、社会空间的批判中离析文学叙事空间,认为它是读者对作者在叙事文本的故事和话语层面的空间化设置所作的知觉性或想象性复建。因语言习惯、理论诉求及边界差异,叙事空...
关键词:非文学空间  叙事空间 空间叙事
V.S.奈保尔:从未抵达的感觉
5
《外国文学研究》西北大学文学院 梅晓云  出版年:2003
“抵达”一直是 V.S.奈保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奈保尔这样的无根移民 ,能否有“抵达”?怎样“抵达”?什么是“抵达”?在《抵达之谜》中 ,作家试图理清自己与过去的关系 ,解答关于“抵达”的谜底。而生活的真实却是残...
关键词:V.S.奈保尔 <抵达之谜>  抵达 文化置换  
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
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文学院艺术系 任斌  出版年:2003
数码艺术设计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发掘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艺术渊源,是丰富数码艺术语言和正确表现数码艺术形式美的关键。正确认识数码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特点和表现风格,同时吸收不同文化,各学科相互...
关键词:数码艺术设计 数码图形  传统文化 形式美
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
7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文学院 姜彩燕  出版年:2007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FA02209)
为了探寻作为生命现象的疾病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被赋予的隐喻功能,运用作品细读及归类分析的方法,挖掘出现代文学疾病抒写当中所隐藏的社会、文化以及道德内涵。认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疾病不仅仅是在陈述一种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而且...
关键词:疾病 隐喻 批判  文明 浪漫 道德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模式构想
8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文学院 张亚蓉  出版年:2018
西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2017]31号);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3JK0335);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类后期资助项目(16JHQ054)
"语言先行"是"一带一路"倡议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及环节,是扫清"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障碍的重要助力。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国际教育,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预定目标打开语言通道,但目前国内该专业的培养模式针对...
关键词:一带一路 汉语国际教育 培养模式  
奈保尔笔下“哈奴曼大宅”的社会文化分析
9
《外国文学评论》西北大学文学院 梅晓云  出版年:2004
移民往往因为不能融入移居地社会而产生文化悬挂的问题,由此而来的一个常见的生存方式就是建立自己的飞地型社会。本文运用“空间一权力”理论,对V.S.奈保尔笔下的“哈奴曼大宅”的权力结构及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它是一个以“超自然中...
关键词:《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奈保尔 空间权力  移民文化
无根人的悲歌——从《黑暗之地》读解V.S奈保尔
10
《外国文学评论》西北大学文学院 梅晓云  出版年:2002
本文通过对奈保尔早期作品《黑暗之地》的分析来读解作家的“无根”问题所蕴含的意义 ,指出其文化归属的难题其实正是自我认同的危机 ,具体体现于族群认同 (血缘承诺 )、思想认同 (文化承诺 )和价值认同 (意义承诺 )三个方...
关键词:读解 V.S.奈保尔 悲歌 早期作品  作家作品  文化归属 自我认同  强调  意义  蕴含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