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化    民族    女性    审美文化    广告语言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63H指数:6北大核心: 24 CSSCI: 32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1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 浦汉明  出版年:1995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
关键词:知识女性 中国古代  乔影  男女平等  女作家  封建时代  女性形象  《四声猿》 女扮男装 男作家
青藏高原饮食民俗文化圈及特征研究
2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李朝  出版年:2008
青藏地区的饮食民俗文化以丝路羌中道民族走廊为传播线索,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饮食文化圈,呈现出食物原料获取的单一性,饮食心理生成的丰富性,饮食制作方式的灵活性,历时区域饮食惯制沿袭的传承性,共时区域饮食习俗传播的通融性...
关键词:青藏地区  民族走廊 饮食 文化圈
浅议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3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 廖贞  出版年:2005
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关键词:生死观 儒家 道家 佛教禅宗 中国文化
校园流行语的社会学意义透析
4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胡静  出版年:2008
"流行语"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心态和部分价值观;通过对其总体特点、来源、所反映的心理现状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校园流行语的社会学意义。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 心理现状 社会学意义
昭君形象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
5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王宝琴  出版年:2007
王昭君是一个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典型。作为"历史昭君",其和亲壮举被传为佳话;作为文学典型,其形象丰富而复杂:历代文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驰骋想象,大胆构思,从各自不同的人文视角,以设身处地的感受与体悟进行艺...
关键词:王昭君  历史人物 文学形象 类型  文化内涵
公益广告语言的修辞分析
6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赵晋媛  出版年:2009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逐渐摆脱了物质上的贫穷,但同时却引发了诸如自然生态的失衡、伦理道德的沦丧等许多社会问题,为了唤起人们的重视,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公益广告应运而生。本文从修辞学角度对公益广告语言进行分析,分别从词法...
关键词:公益广告 广告语言 修辞学分析  句法修辞论  
女性文学的“彼岸花”——论安妮宝贝的文学创作
7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冯晓燕  出版年:2008
作者拟探讨在"女性文学"创作群里从网络文学中脱颖而出,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的作者安妮宝贝文学创作的独异性。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自我指涉的文学功能通过自叙传的写作的方法来表现是她作为女作家书写女性题材的独特方式;其次...
关键词:自叙传 孤独漂泊  抒情小说
唐卡功能浅析
8
《西藏艺术研究》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不详 贾一心 阿旺(图)  出版年:2008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项目"青海审美文化"(批准号:04XZX0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藏族人民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虔诚的心灵使他们创造了举世闻名、璀璨夺目的佛教艺术。唐卡更是以其轻便灵巧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美轮美奂的风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这就使得它对藏族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促进、意识的导引和人格的养成等...
关键词:唐卡  藏族社会 藏传佛教 佛教艺术 人民
对藏族唐卡的艺术人类学阐释——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唐卡绘画为例
9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刘焱  出版年:2009
通过对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唐卡绘画的调查,了解了唐卡的绘画题材、制作过程及其绘画风格,我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唐卡的绘制是艺术家在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进行创作的,唐卡是由一整套本身特有的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组...
关键词:唐卡  热贡唐卡 艺术人类学
汉语语言系统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0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 彭小凤  出版年:200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外汉语教学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为此在汉语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因素的导入,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语言教学所暗含的独特的文化意义,才能克服重语言、轻文化的弊端,才能提高学生汉语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语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系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