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创作    文化信息    艺术语言    文化    知识分子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56H指数:3北大核心: 1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浅析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撞击——从上海立法禁止网络语言说起
1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李心荃 刘皓  出版年:2006
网络语言的盛行,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特定使用表达功能,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通过提高国人对汉语(包括汉字)的鉴赏力,教会大家如何进行甄别、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而摒弃那些低级粗俗的语言。
关键词:汉语 禁止 网络语言 传统文化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重庆背景下的抗战文学风貌
2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李祖军  出版年:2005
自“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在抗战时期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为落后封闭的重庆文学提供 了时代、政治、民族和文学艺术一体化、现代化发展的机遇。本文从重庆独特的地域环境、民风、民俗的角度去 分析整个抗战文学的风貌。
关键词:重庆  抗战文学 敬佩 悲凉 讽刺
白雪覆盖下的幽暗和壮丽——渡边淳一小说的死亡美学初探
3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安徽大学中文系;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杨仲 雷杰龙  出版年:2003
渡边淳一小说中对死亡的处理方式是非常独特的。这体现了渡边淳一小说中的一种死亡美学。渡边淳一总是精心设计主人公的死亡方式 ,使死亡变得诡异而妖艳 。
关键词:日本  渡边淳一  小说创作 死亡美学 死亡方式  美学趣味 生命感受
试论艺术语言词语超常搭配的修辞效果
4
《时代文学(上半月)》云南省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白健  出版年:2007
艺术语言是变异的语言艺术.它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变异。它的语法变异主要表现为语音变异、词语的义位变异、词性类属变异、词的组合搭配变异、词语的色彩变异等.而词语组合的超常搭配是艺术语言语法变异的一大特征.本文试从分析艺术语言的...
关键词:艺术语言 超常搭配 修辞效果
胡适、太虚和印顺——现代学术规范的建立和佛教现代化调适之关系刍议
5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雷杰龙  出版年:2002
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学术史上 ,胡适、太虚和印顺都具有某种强烈的革新精神 ,尽管他们在文化价值的选择上分属不同的阵营。胡适致力于现代学术规范的建立 ,他倡导和实践的对佛教和禅宗进行历史考证法的研究对传统佛教形成了很大的挑战 ...
关键词:胡适  太虚 印顺 现代学术规范  佛教现代化调适  
从《海上花列传》看晚清上海人之商业意识
6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刘燕玲  出版年:2005
写于1 892年的《海上花列传》,更多地被看作是一部青楼小说,但由于其产生于晚清之上海,故小说中能看到晚清上海人浓浓的商业意识。从妓院的兴盛、“四民”地位的变化、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对这种商业意识进行分析,可以透过一部小说...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 晚清上海  商业意识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失落和自我找寻——从《废都》的庄之蝶形象到《沧浪之水》的池大为形象分析
7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李祖军  出版年:2006
从《废都》中的庄之蝶到《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两个人物形象中,探析中国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精神挣扎过程和深刻的心理嬗变。
关键词:《废都》 《沧浪之水》 知识分子 精神失落  
文本与读者的狂欢——超阅读与罗兰·巴特的《S/Z》
8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薛敬梅  出版年:2006
本文从超文本角度切入超阅读的阅读特性,通过对罗兰.巴特《S/Z》的理论建构和阅读分析,笔者认为《S/Z》是运用超阅读方式对线性文本阅读的范例,读者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超阅读中文本与读者的狂欢。
关键词:超文本 超阅读 线性文本  罗兰·巴特 《S/Z》
浅析汉字汉语的文化信息
9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刘皓  出版年:2006
对汉字汉语的文化承载用汉字思维及汉文化解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得出:汉字汉语的强大生命力源于文化信息的存留;通过对汉字的考释,探究了汉字所蕴含的民族进化史、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文化信息。
关键词:汉字汉语  汉字形义 文化思维 文化信息
异化的世界——分析《变形记》中的不同叙述视角
10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马兰  出版年:2008
叙事作品往往以一种类型的叙述者为文本的主要叙述者,以一种聚焦方式为文本的主要聚焦方式,与此同时文本还拥有其他的叙述声音和叙事眼光。各种不同叙述视角的成功配合使用能使作品变化多端、丰富多彩,能更好的深入人物内心,突出人物心...
关键词:《变形记》 叙述者 聚焦者  叙述视角  作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