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
- 1
-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刘国彬 上官周平 姚文艺 杨勤科 赵敏娟 党小虎 郭明航 王国梁 王兵 出版年:2017
- 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项目(KFJ-EW-STS-005)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在该地区先后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整治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对土壤...
- 关键词: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草)
-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EI收录)
- 2
- 《地理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罗娅 杨胜天 刘晓燕 刘昌明 宋文龙 董国涛 赵海根 娄和震 出版年:2014
-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B02B00);水利部公益项目(201101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运用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c1)、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D)和林草植被变化指数(n等3个指标,基于干湿条件、地貌类型与坡度坡向,由宏观到微观,分析黄河河口镇一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变化的剧...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干湿 地貌 坡度 坡向 黄河河口镇一潼关区间
- 黄河下游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 EI收录)
- 3
- 《水利学报》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倪晋仁 金玲 赵业安 刘小勇 出版年:200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 436 0 3)
- 根据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 ,针对黄河河流系统的主要功能目标 ,利用 1 95 0年以来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黄河下游河流各类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表明 ,黄河下游汛期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由输沙用水的需求决定 ,由于...
- 关键词:黄河下游 生态环境 需水量 阈值
- 黄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及其趋势预测 ( EI收录)
- 4
- 《水科学进展》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姚文艺 冉大川 陈江南 出版年:201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40330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B06B01)~~
- 针对黄河水沙近期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利用黄河上中游干支流水文泥沙定位观测资料,综合"水文法"、"水保法"和数学模拟等多种方法,对黄河流域1997—2006年水沙变化情势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水沙变化机制,并预测了未来的变化趋...
- 关键词:减水减沙 水沙变化机制 来水来沙预测 黄河流域
- 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 5
- 《土壤学报》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 康玲玲 朱小勇 王云璋 吴卿 魏义长 出版年:1999
-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0501-34
- 本文利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通过坡面小区试验,初步分析了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主要是以不溶态的形式随泥沙迁移,随径流迁移的可溶态养分很少;不同形态的养分在泥沙中有富集现象;养分流失量...
- 关键词:室内人工降雨 雨强 黄土性土壤 养分流失
-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 6
- 《土壤与环境》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康玲玲 王云璋 王霞 出版年:2002
- 黄委会第三期水土保持基金
- 在分析总结已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及治理特点,遴选了9个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两个典型小流域的效益进行了评价。
- 关键词:效益 指标体系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小流域 黄土高原沟壑区
- 黄河上游干流水库调节水沙对宁蒙河道的影响
- 7
- 《泥沙研究》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申冠卿 张原锋 侯素珍 尚红霞 出版年:2007
- 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黄河干流输沙需水研究,项目编号XDS2004-03-04
- 黄河上游干流大型水库投入运用后,在带来了巨大的发电、防洪、灌溉和防凌效益的同时,也给枢纽下游冲积性河道的演变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水库运用前后黄河上游宁蒙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和河道冲淤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头道...
- 关键词:干流水库 调节水沙 宁蒙河道 输沙规律
- 三维植被网技术的护坡机理及应用
- 8
- 《中国水土保持》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 张宝森 荆学礼 何丽 出版年:2001
- 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综合土工网和植物护坡的优点 ,可有效地解决岩质边坡、高陡边坡防护问题。应用实例表明 ,三维植被网护坡对边坡的稳定极为有利 。
- 关键词:三维植被网 护坡技术 护坡机理 连坡防护 水土保持
- 路用探地雷达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 9
- 《地球物理学进展》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周杨 冷元宝 赵圣立 出版年:2003
- 水利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科99 01)资助.
- 有效、无损、快捷、简便是公路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浅层勘探技术———路用探地雷达检测,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迅速应用于公路检测.本文对近年来路用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
- 关键词:探地雷达 无损检测 厚度检测 脱空识别 含水量 孔隙率 压实度 公路检测
- 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 EI收录)
- 10
- 《水利学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肖培青 姚文艺 申震洲 杨春霞 出版年:201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7CB407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91);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基金(200905)
-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45mm/h、87mm/h、127mm/h)下20°陡坡苜蓿草地的产流产沙变化规律,分析了苜蓿草地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地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
- 关键词:侵蚀产沙 径流入渗 水动力学机理 苜蓿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