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    方言    审美    初中语文    教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被引量:997H指数:11北大核心: 135 CSSCI: 98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
1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王金禾  出版年:2011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07BY026
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缺失,以及不能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和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有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学教学中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美学特征和文体特征,才能真正提高小...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学 现状  对策  
方言中“把”的给予义的来源
2
《语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黄晓雪 李崇兴  出版年:2004
“把”在有些方言中用作给予义动词。这个“把”来源于“持、拿”义的动词“把”。由于“把”经常跟动词“与”连用,“把”逐渐沾染了“与”的意义,发展成为一个表“给予”义的动词。
关键词:方言语法 “把”  给予义 来源  
基于交流语境的写作教学研究
3
《语文建设》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胡敏  出版年:2014
我国的写作教学向来存在两难困境: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写,不会写;另一方面教师不愿意教,应付地教.针对写作教学的这种两难问题,教师多从教法上反思,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写作教学方法,可最终问题依旧.张志公先生在谈到写作教学为什么...
关键词:写作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交流语境  两难问题  写作观念 张志公  教师 反思  
虚实范畴在传统文艺学中的表义系统辨析
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胡立新 沈嘉达  出版年:2003
本文从文艺哲学观、文艺创作的主客体关系、客体对象的形神关系、作品构成的主客体要素、文艺创作技法、创作主体的精神修养、作品的审美风貌、作品与接受者的关系等8大理论维面上,考察了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中虚实范畴的涵义领域,揭示出该...
关键词:虚实范畴  涵义系统  中国传统文艺学  表义系统  文艺哲学观  文艺创作
论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对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性影响
5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夏腊初  出版年:2005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詹姆斯的心理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三大理论来源。在具体分析这些理论与意识流小说的联系时,人们一般多侧重强调弗洛伊德和詹姆斯的影响。但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和詹姆斯的心理学只是影响了意...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 弗洛伊德学说 詹姆斯的心理学  柏格森的“心理时间”  关键性影响  
释“黄”
6
《汉字文化》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潘峰  出版年:2005
关键词:“黄”  训释 汉语 文字学
释“青”
7
《汉字文化》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潘峰  出版年:2006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5Z181)黄冈师范学院资助科研项目(04CB31)之一
《说文》:“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这是先秦时期五行配五色、配五方所产生的文化意义。这种配合关系,“是牵强的,无理据可言”。许氏之说所解释“青”的造字义,胡朴安先生也“不可据以为信”。
关键词:“青”  《说文》 先秦时期 文化意义 配合关系  理据 字义
店名语用的三个原则--以高校附近的店名为例
8
《语言文字应用》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潘峰  出版年:2011
本文以全国15所高校附近的843个店名作为语料,系统考察了店名应用语符的种类、组合、行业分布情况和店名命名的基本格式、倚变格式,以及汉字、英文、数字等语符频率,反映出店名语用的习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凸现性原则,店名贯彻...
关键词:店名 语符 命名格式  频率  语用原则
论上网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9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黄冈师范学院学工处;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吴咏梅 车定祥 易国才  出版年:2003
随着开放网络的普及、高考报考条件的放宽和高校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尝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受到种种强烈冲击。本文客观的分析了网络、上网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负面影响,并从弗洛尹德的性本原观点、人格结构理论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应...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恋爱观 高校 人格
论新闻传媒在突发公共危机中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10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覃敏  出版年:2004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突发公共危机中保障公众知情权是现代传媒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本文拟从确保新闻真实,切实尊重受众知情权,把握舆论导向,科学保障受众知情权的角度浅析如何在突发公共危机中保障公众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真实 舆论导向 知情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