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清代    晚清    辛亥革命    明代    述论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9,924H指数:27北大核心: 1,908 CSSCI: 2,140 RDFYBKZL: 30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8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
1
《高等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刘伟  出版年:2008
研讨式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且要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这一思想落实到实践,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教学模式
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
2
《历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 罗志田  出版年:2002
新世纪的史家应以开放的心态利用一切可资利用的方式方法研究历史。由于近代中国多变而多歧的时代特征使得框架性的系统诠释和整齐划一的阶段论都有局限性 ,目前或可考虑将研究重心转向具体的中下层机构、群体、人物和事件 ,即司马迁所...
关键词:史料 近代史研究 史家 史学  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司马迁  史实考订  人物  深层结构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之现状与展望
3
《近代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魏文享  出版年:2003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关键词:工商同业公会 民国时期 行业自律 管理制度  商业经济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
4
《历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马敏  出版年:2004
近代中国社会朝野对博览会传播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炫奇”、“邦交”到“商利”、“文明”的发展过程。内中的曲折颇能从一个侧面揭示近代思想开放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博览会中所实际发生的科技传播与文化交流 ,大致可离析为...
关键词:中国  博览会 科学技术  文化交流 清朝
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的范式转换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马敏  出版年:2003
近 2 0年来 ,中国商会史研究越来越为中外学者所瞩目 ,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之一 ,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史、经济史、社会史、现代化史诸研究领域的进展。本文在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建构的相关层面上 ,深入探讨了商会史...
关键词:商会史 新史学 范式 总体史
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辨析
6
《生态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玉德  出版年:2003
在21世纪,“生态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名词。然而,人们往往把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专门就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正视听,并就教于专家通人。 一、什么是生态文化 首先要说明什么是生态。所谓生态,...
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化生态 定义  文化环境 生态环境
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7
《历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朱英  出版年:2003
关键词:中国行会史研究  展望  行会史  《中国行会考》《中国行会制度史》  全汉升  何炳棣  《中国会馆史论》  产生时间  特点  手工业行会 工商业行会  功能  会馆 公所 历史演变
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的思考
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姚伟钧  出版年:2011
文化产业是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能否建立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理清中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
关键词:产业人才  培养现状  高校文化 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 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  核心竞争力
论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
9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文化学系 程翠英  出版年:2003
鉴于国内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语言的探讨和表层文化的分析上 ,本文试图从深层文化的独特角度剖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本文考察了历史上对各民族、种族产生重大意义的失败的交际和由此衍生的不良的交际因素——陌生人心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深层障碍  
半工业化: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一种描述
10
《史学月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彭南生  出版年:2003
20 0 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东部乡村传统工业中的前工业化现象研究"[0 1CJL0 0 7];教育部 2 0 0 0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金项目"中国近代乡村前工业化问题研究"[( 2 0 0 0 ) 2 2号 ]的阶段性成果
以半工业化来描述近代中国若干乡村、若干行业的手工业的发展进程 ,在学术界还是第一次。半工业化的兴起不仅是近代中国农村自然条件恶劣、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的产物 ,而且主要是机器工业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的产物 ,地方能人在半工业化兴...
关键词:半工业化  近代乡村手工业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