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麦    玉米    冬小麦    光合特性    谷子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3,485H指数:44WOS: 259 EI: 65 北大核心: 1,339 CSCD: 1,10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EI收录)
1
《农业工程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付国占 李潮海 王俊忠 王振林 曹鸿鸣 焦念元 陈明灿  出版年:2005
采用田间和小面积模拟降水试验的方法,对小麦机械收获后残茬覆盖与不覆盖两种条件下免耕、翻耕和间隔深松3种土壤耕作方式夏玉米田的土壤物理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茬覆盖与深松相结合,可平衡和改善耕层土壤温度状...
关键词:残茬覆盖 耕作方式 土壤物理性状 夏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玉米花生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2
《作物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焦念元 宁堂原 赵春 王芸 史忠强 侯连涛 付国占 江晓东 李增嘉  出版年:2006
山东省财政厅财政支农项目(重点粮食作物优良品种及节本增效种植技术推广)
以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为对照,研究了间作玉米花生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日变化以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花生叶绿素含量,其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
关键词:玉米 花生 间作 叶绿素含量 光合特性
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 EI收录)
3
《农业工程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徐国伟 王贺正 翟志华 孙梦 李友军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304316);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27388003K11009);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A210266)
为了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防雨棚池栽试验,设置浅水层灌溉、轻度水分胁迫(-20 k Pa)和重度水分胁迫(-40 k Pa)3种灌溉方式及不施氮肥,中氮(n...
关键词:灌溉  氮  胁迫 水氮耦合 根系形态生理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EI收录)
4
《农业工程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 李友军 吴金芝 黄明 姚宇卿 张灿军 蔡典雄 金轲  出版年:2006
国家科技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BA520A-06);中国-比利时国际合作项目(13V33498);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424060032)
在豫西丘陵旱作条件下,对少耕、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一年两熟和传统耕作5种耕作处理的冬小麦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传统耕...
关键词: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耕作方式 小麦
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直播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5
《中国农业科学》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徐国伟 谈桂露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225,30771274);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6BAD02A13-3-2);农业部行业计划项目(200803030)
【目的】探讨麦秸秆还田与施氮技术对直播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氮肥利用效率的表现。【方法】以直播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麦秸还田与不还田、实地氮肥管理(SSNM)和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等处理,测定水...
关键词:水稻 直播 秸秆还田 实地氮肥管理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效率
麦秸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6
《中国农业科学》扬州大学农学院舡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徐国伟 段骅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225,30771274);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6BAD02A13-3-2);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计划)项目(2006-G60)
【目的】探讨麦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粳稻扬粳9538种植于大田,进行了麦秸还田与不还田、实地氮肥管理(SSNM)和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等处理,观察了秸秆还田后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
关键词:水稻  秸秆还田 土壤 酶活性 呼吸速率 离子  有机质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7
《生态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焦念元 宁堂原 杨萌珂 付国占 尹飞 徐国伟 李增嘉  出版年:2013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3001);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2011KF05);河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领域创新能力培育基金(2012ZCX020)资助
为了进一步揭示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玉米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于2010—201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间作玉米功能叶的光-光响应曲线和光-CO2响应曲线特点、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结果...
关键词:间作玉米 光合特性 羧化效率 产量形成  
不同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区坡耕地水肥利用与流失的影响
8
《水土保持学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李友军 黄明 吴金芝 姚宇卿 吕军杰  出版年:2006
国家科技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4BA520A-06);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424060032)
为筛选适宜豫西旱坡地应用的耕作技术,对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一次深翻和传统耕作等4种耕作方式的土壤水分、养分及其利用与流失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免耕覆盖能提高土壤蓄水量,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传统...
关键词:耕作方式 坡耕地 水肥利用与流失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光合作用光响应的影响
9
《应用生态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营职业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焦念元 赵春 宁堂原 侯连涛 付国占 李增嘉 陈明灿  出版年:2008
河南科技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6014);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2007QN02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20430)
研究了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花生经济产量及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体系总体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2004和2005年分别为2896和2894kg.hm-2,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4%~17%;玉米-花生间...
关键词:玉米 花生 间作 产量  光合作用光响应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 EI收录)
10
《农业工程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 黄明 吴金芝 李友军 姚宇卿 张灿军 蔡典雄 金轲  出版年:2009
国家科技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旱作区小麦夏玉米节水抗灾培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04BA520A-06);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旱地‘两高一节’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0424060032)
为了筛选出适宜旱作区推广的耕作技术,在旱作大田条件下,设置一次深翻、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传统耕作四种耕作方式,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花后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结...
关键词:耕作方式 冬小麦 生产  产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