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科尔沁沙地    遥感    可持续发展    海岸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水利类    

被引量:5,513H指数:31WOS: 74 EI: 45 北大核心: 384 CSSCI: 54 CSCD: 31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1
《地理科学》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王富喜 毛爱华 李赫龙 贾明璐  出版年:201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0DL004);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1LE52)资助
在明确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生态环境、城乡协调、城镇化效率等6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依据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通过系...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熵值法 聚类分析 空间差异  山东省  
基于集中度与集中期的径流年内分配研究
2
《地理科学》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鲁东大学图书馆;烟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刘贤赵 李嘉竹 宿庆 王春芝 李希国  出版年:2007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101005)资助
借鉴年降水量年内分配的向量法,描述径流年内分配的径流集中度和集中期,尝试提出一种计算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定量新方法。实例研究表明,用月径流量计算的集中度比径流年内不均匀系数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和敏感性,用月径流量计算的...
关键词:河川径流 年内分配  径流集中度  径流集中期  不均匀性
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3
《经济地理》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郭施宏 王富喜 高明  出版年:201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0DL004)
将山东半岛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了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山东半岛  
基于红边参数的植被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 ( EI收录)
4
《农业工程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姚付启 张振华 杨润亚 孙金伟 崔素芳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9022);山东省教育厅项目(J07YF16);鲁东大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
利用ASD便携式野外光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计实测了落叶阔叶树法国梧桐、毛白杨叶片的高光谱反射率与叶片绿度,并对原始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导数光谱与叶片绿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基于红边位置、峰度系数、偏度系数的叶片叶绿...
关键词:遥感  叶绿素 模型  植被 高光谱  红边位置  峰度 偏度
土壤风蚀模型中的影响因子分类与表达
5
《地球科学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邹学勇 张春来 程宏 亢力强 吴晓旭 常春平 王周龙 张峰 李继峰 刘辰琛 刘博 田金鹭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参数化"(编号:41330746)资助
土壤风蚀是包括风、植被、土壤特性、土地利用方式、降水、微地形等多要素交互作用,发生在特定地理空间,具有独特的气流—土壤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的连续动力学过程。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土壤风蚀经验模型,不仅难以避免子模型之间有多个风蚀影...
关键词:土壤风蚀模型  风蚀动力学  土壤风蚀影响因子  因子分类  因子表达  
黄土塬区不同地形部位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6
《应用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李志 刘文兆 王秋贤  出版年:2008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424)
在黄土塬区王东沟流域采集不同地形部位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样品,测定其颗粒组成、容重和饱和导水率,借助变异系数、非参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地形部位和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在水平方向和沿...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 地形部位  土地利用方式 黄土塬区 小流域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7
《经济地理》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孙海燕  出版年:200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其发展机制正是区域实现此目标的重要途径,区域协调发展及机制研究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机制  构建  
粒度分析中偏度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8
《海洋科学》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金秉福  出版年:201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MASEG200803);鲁东大学学科建设资助项目(2009XK006)
利用粒度分析中的偏度系数对区分不同搬运动力和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沉积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通过对偏度系数内涵的深入分析和粒度分析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偏度是非正态粒度分布下的偏斜程度,可敏感地反映粒度分布两端的微量变化,...
关键词:粒度分析 偏度系数  沉积环境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
9
《经济地理》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王富喜 孙海燕  出版年:2009
鲁东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Y20063202)阶段性成果
遵循全面性、主导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山东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重点对基于17地市的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居环境...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水平 空间差异  均方差权值法  山东省  
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0
《经济地理》鲁东大学交通学院;鲁东大学地理学院;焦作师范学院教务处;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孙峰华 李世泰 杨爱荣 黄丽萍  出版年:2006
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6)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阐述了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特征及其成因。从省、直辖市、自治区;九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三个方面,探讨了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区域...
关键词:流动人口 空间格局  区域经济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