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侨大学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法律    法律规制    法律保护    司法    法律适用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5,513H指数:27北大核心: 307 CSSCI: 326 CSCD: 7 RDFYBKZL: 3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公益诉讼模式比较与选择
1
《比较法研究》华侨大学法律系 赵许明  出版年:2003
公益诉讼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但是 ,我国至今还没有关于公益诉讼的立法。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特别是法治国家进程逐步展开 ,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日益增强 ,关涉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和活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公益诉讼模式  比较  诉讼程序 公共利益 诉讼法
“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中的贯彻论纲
2
《中国法学》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华侨大学法学院 吕忠梅课题组 吕忠梅 竺效 巩固 刘长兴 刘超  出版年:2018
本文为中国法学会2017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绿色原则在民法分则中的制度化研究”(项目批准号:CLS(2017)C57)的阶段性成果.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回应环境问题的有效机制。《民法总则》第9条属于限制性原则,具有在民法中确立绿色发展、生态安全、生态伦理价值理念,协调发展与环保、交易安全与生态安全、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之关系的功能,应贯彻到民法典各分则立...
关键词:民法典 绿色原则  民法分则  民法基本原则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省思
3
《法学》华侨大学法学院 刘超  出版年:2018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一般项目"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规则体系研究"(FJ2016TWF006)的阶段性成果
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规范设计与制度运行中,诉前程序被定位为与诉讼程序同等重要的制度创新。诉前程序在制度设计与解释上存在审查标准结果导向过于严苛、期限设置僵化等弊端。问题症结源于规则设计与解释适用偏离了诉前程序...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  诉讼诉前程序  独立价值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华侨大学法学院 刘超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页岩气开发法律问题研究"(编号:13CFX10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国环境政策系统中首次提出了"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是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前所未有的理念与制度创新,其背后的政策选择与价值判断是要求环境污染治理的理念与路径从管制模...
关键词: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管制  互动 市场机制  
论“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制度展开
5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华侨大学法学院 刘超  出版年:2018
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CLS(2017)C57)"绿色原则在民法分则中的制度化研究";福建省法学会重点课题(FLS(2017)A08)"民法分则贯彻‘绿色原则’立法研究"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贯彻《民法总则》规定的"绿色原则",是实现"绿色原则"基本原则功能与效力的内在需求。"绿色原则"在侵权责任编的制度化,是以遵循侵权责任法的私益救济价值目标、不违背其结果责任性质并不否定其内在逻辑自洽性为边...
关键词:“绿色原则”  侵权责任编  原因行为  生态环境损害  衔接条款  
纠缠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河长”制:制度逻辑与现实困局
6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武汉大学;华侨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刘超 吴加明  出版年:2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环境侵权救济诉求下的环保法庭研究:制度绩效与内在机理"(10YJC8200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协同机制研究"(JB-SK1140)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推行"河长制",由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兼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水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一旦不能达到设定水质标准,则要被严格问责。"河长制"在制度逻辑上是对既有的环保问责制度、环保"一票否决制"的延伸和细...
关键词:“河长制”  问责 制度逻辑 现实困局  
权利的内在伦理解析——基于新兴权利引发权利泛化现象的反思
7
《法商研究》华侨大学法学院 王方玉  出版年:2018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6SFB200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B070)
新兴权利不断涌现引发权利泛化现象,由此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权利主体范围的非理性扩大、权利内容的过分扩张、权利应有的可行性和与权利相对应的义务责任被忽略、不同权利话语之间产生冲突等。权利泛化及其带来的弊端引发对权利内在伦理...
关键词:新兴权利  权利泛化现象  内在伦理  权利推定
反思环保法庭的制度逻辑——以贵阳市环保审判庭和清镇市环保法庭为考察对象
8
《法学评论》华侨大学法学院 刘超  出版年:201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研究"(06&ZD034)
环保审判庭(法庭)的成立是近两年来我国一个引人瞩目的司法制度实践创新。以贵阳市两级环保审判庭(法庭)为考察对象,我们需要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与司法制度系统内对之进行冷静分析。从《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规定来看,环保审判庭...
关键词:环保法庭 环境诉讼机制  制度逻辑 机制基础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
9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法学院 刘超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FX196)
我国提出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目标。应当从定义、目标和地理空间范围等角度明晰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从实质而非形式视角界定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地位。以法律体系...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主体  
著作权法视角下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
1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华侨大学法学院 罗祥 张国安  出版年:2017
人工智能创作丰富了作品市场,同时也带来了人工智能创作物能否利用著作权制度规制的难题。狭义著作权制度与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存在难以解决的理念冲突与规制困境。邻接权保护则有助于缓解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与著作权原理的冲突,同时能合...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创作物  著作权 邻接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