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开大学哲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逻辑    黑格尔    哲学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0,083H指数:32北大核心: 1,914 CSSCI: 2,162 RDFYBKZL: 39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
1
《外国文学研究》南开大学哲学系 陆扬  出版年:2004
空间理论是近年后现代学术中的一个热点 ,特别是爱德华·索雅的第三空间理论。第三空间可以比较于博尔赫斯的“阿莱夫” ,具有芥子须弥的极大魅力。由此重读文学空间 ,则可更多读出列斐伏尔所谓的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
关键词:文学空间 博尔赫斯  重读 后现代 魅力  学术 热点  列斐伏尔 社会空间
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
2
《天津社会科学》南开大学哲学系 陆扬  出版年:2005
本文对今日西学热点之一,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作评述分析,在追溯此一理论来龙去脉的同时,着重解析第三空间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特征,并且深入索亚对洛杉矶和阿姆斯特丹两个城市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爱德华·索亚  “第三空间”理论  全球化语境 都市空间建构  美国  哲学思想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
3
《中国社会科学》南开大学哲学院 王新生  出版年:201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0ZX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09YJA720014)支持
马克思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完成,其立论前提是消灭私有制,这由他的理论任务所规定。不是用公平、正义的政治法律概念解释分配关系,而是用生产关系来解释分配关系,用生产劳动解释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基...
关键词:马克思  正义 高阶正义概念  
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
4
《中国社会科学》南开大学哲学系 李翔海  出版年:2002
本文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做了总体的回顾与评析。作者认为 ,对现代性的追求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思想主题 ;就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而言 ,现代中国文化走过了一个现代化的价值理想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的过程 ...
关键词:哲学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5
《世界经济文汇》南开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艳 刘亮  出版年:2007
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新的亮点,有大量文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针对经济积聚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然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并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集聚对于城市人均实际...
关键词:经济集聚 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  
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
6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哲学系 李祖扬 邢子政  出版年:1999
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化自然发展的不同水平,迄今所知的人类文明可划分为四种历史形态,在不同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各有不同特点。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匍匐在自然的脚下。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以...
关键词: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自然观 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道德危机”及其社会根源
7
《道德与文明》南开大学哲学系 阎孟伟  出版年:2006
我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道德危机”实质上是“道德信念危机”,是道德“权威性”的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自律或道德约束力的不断弱化。危机的社会根源之一是经济和政治系统之间形成的货币与权力的畸形交易对生活世界的侵犯。
关键词:道德信念 道德危机 系统和生活世界  
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
8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哲学系 陈晏清 王新生  出版年:2001
近代的市民社会观念 ,主要是指因商品交换关系而将人们联结起来的私人自律的经济交往领域。 2 0世纪 ,市民社会的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主要是指自主的社会文化领域 ,即自治的民间社团及其活动所构成的公共领域。这两种市民社会...
关键词:市民社会 市场交往体系  自治社团  公共领域 社会理性 发展历史  物质交往关系  市场社会 马克思  黑格尔 哈贝马斯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9
《现代哲学》南开大学哲学系 王南湜  出版年:2004
马克思的哲学中,艺术活动始终是人类自由生存的典范状态。在其早期思想中,由于视生产劳动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艺术的活动,马克思认为消除了异化的生产实践便是人的自由的实现。而在其晚年思想中,由于认识到物质生产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性...
关键词:自由观 实践观 生产实践  艺术活动
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
1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哲学系 彭修银 邹坚  出版年:2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文艺理论研究"(0 2 BZW0 1 7)
“空寂”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美学范畴 ,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植物美学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成功地吸收了中国禅宗思想之后形成和发展的。“空寂”美意识在文学领域直接表现余情余韵的艺术风采 ;在绘...
关键词:空寂 自然条件  自然观 植物美学观  禅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