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    

A Fourfold Justific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Just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新生[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天津300071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0ZX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09YJA720014)支持

年  份:2014

期  号:4

起止页码:26-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561751)、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马克思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完成,其立论前提是消灭私有制,这由他的理论任务所规定。不是用公平、正义的政治法律概念解释分配关系,而是用生产关系来解释分配关系,用生产劳动解释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基本逻辑。只有从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出发,才最能切中应得正义论的要害和现代正义问题的实质。自由主义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概念是一个低阶概念,而马克思的正义概念则是一个含义更广的高阶概念。马克思的高阶正义概念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出发,以"自由人"之间有机的社会合作为基础,刻画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最高正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先前人类历史中出现过的各类正义原则在逻辑上和在历史上自我扬弃的结果。在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仅仅充当批判者的角色,而是担负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责任。

关 键 词:马克思  正义 高阶正义概念  

分 类 号:A811[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