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艺术    音乐    艺术设计    情感    中国画    

研究学科:建筑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96H指数:5北大核心: 19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网络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商场现代化》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杨建宏  出版年:2007
网络广告在走出低迷逐渐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自身的局限性.。本文揭示了网络广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相应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寻求促进网络广告跨越拐点的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网络广告 问题  对策分析  
蜡染的双重性格
2
《美与时代(美学)(下)》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杨建宏  出版年:2004
蜡染表现了传统工艺品与装饰绘画的双重效果,综合了具象美、抽象美、肌理美的多种趣味,打破了画种之间的界线,打破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法之间的界限。
关键词:肌理美 传统工艺  双重效果  绘画形式  装饰绘画 民间艺术  具象美 具体美  冰纹 工艺美术品 旅游商品  
米罗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历史现实性
3
《美术大观》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宋荣欣  出版年:2005
20世纪上半叶,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竟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规模的人类大战,欧洲成为有史以来最血腥的战场,少有国家能置身其外,并且,战争不再仅仅是士兵的事,它几乎影响到所有的人,并"使得超现实主义者更着重于诗人的孤独,与社...
关键词:米罗 超现实主义绘画 马格利特 艺术
徽州古村落环境艺术简析
4
《洛阳大学学报》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曲红升  出版年:2005
徽州古村落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以顶光为主、侧光为副的自然采光设计;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水系设计;手法写实,题材丰富的建筑装饰艺术。三者在整体上共同创构出一种天人合一、安逸舒适、富有人文信息的民居环境。
关键词:徽州  古村落 采光 水系 建筑装饰
先秦音乐美学中的“和”范畴考论
5
《学术交流》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吴璇  出版年:2007
先秦时期,很多典籍都论及"和"这个范畴,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为音乐美学范畴的"和"的意义和价值,必须着[于"和"的意义]变,对"和"进行考证与辨析。"和"的意义演变历程为:1.从单纯的乐器意涵,引申为调和、应和之义;2...
关键词:《乐记》 和  貅  先秦音乐 音乐关学
高校美术基础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艺术百家》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王文俭  出版年:2007
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品质的重要特征。美术基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被世界各国公认。强化这种素质教育对学生独立创造观念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独创的艺术表现应给予鼓...
关键词:美术基础教学 培养创造力
高校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评价
7
《洛阳大学学报》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刘华东  出版年:2005
高校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必须围绕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在教学中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
关键词:高校 美术欣赏教学 审美感知水平  直觉能力 作品审美评价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的构成形式
8
《洛阳大学学报》洛阳大学艺术学院 赵宁 王艳  出版年:2004
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阐述了民间剪纸特有的构成形式;其构图形式不仅具有二维的装饰性,也反映了独特的民间习俗;净化夸张、高度归纳的造型手法更具纯粹的艺术特质,形简意赅是其造型的最大特点;色彩对比强烈,突出地反映了民间大众...
关键词:中国  民间剪纸 构成形式  构图 造型  色彩  
广告创意——广告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9
《美与时代(美学)(下)》洛阳大学美术系 杨建宏  出版年:2003
创意是一种手段,是需要被约束、被评估、被考核的。创意有其艺术性的一面,也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创意是广告的灵魂”。
关键词:广告创意 广告设计 理性思维
漫话唐三彩艺术
10
《史学月刊》河南大学工艺美术系;洛阳大学美术系 肖红 宋荣欣  出版年:1997
唐三彩是一种施釉的陶制品,釉色以赭、绿、白为主。又因盛行于唐代,故称作"唐三彩"。这种陶器,造型优美,古朴典雅;色彩艳丽,变幻神奇。唐三彩在当时除部分做生活用品外,主要是被用来做殉葬物品的明器。据《唐会要·葬》记载,当时...
关键词:唐三彩 魏晋南北朝 陶瓷器 唐代  釉色 艺术 造型  古朴典雅  色彩艳丽  制陶业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