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助磨剂    水泥    乙二醇    水泥助磨剂    三乙醇胺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建筑类    轻工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397H指数:11EI: 1 北大核心: 8 CSCD: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室内空气环境中微(痕)量甲醛的主要分析方法
1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安从俊 丁哨兵 杨波 郑丹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2 0 0 770 2 0 )
综合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室内空气环境中微 (痕 )量甲醛的来源、危害和几种主要采样、分析方法以及最新发展的分析检测技术 ,比较了各类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室内空气环境 甲醛 分析方法 采样 分离  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化工节能中的热泵精馏工艺流程分析
2
《节能》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武汉化工学院 许维秀 朱圣东 李其京  出版年:2004
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精馏热泵流程 ,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应用条件及节能效果 ,供进行热泵精馏可行性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精馏工艺 化工 可行性设计  热泵 节能效果 流程  应用条件  
活性炭-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试验
3
《印染》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危想平 肖鹏  出版年:2004
采用臭氧、活性炭、活性炭-臭氧法对染色残液进行脱色试验,研究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脱色效果 的影响。通臭氧很短时间即可使弱酸性染料染色残液脱色率达100%;活性炭-臭氧方法有助于提高CODCr 去除率可达(92%),对色度...
关键词:废水处理 臭氧 活性炭 脱色
活性氧代谢与植物的抗逆性
4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荆门市棉花公司;华中农业大学 李晓玲 杨进 骆炳山  出版年:1999
简述了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及其主要部位,活性氧对膜脂过氧化的启动以及活性氧对细胞膜系统结构的损伤,着重讨论了活性氧的清除与植物的抗逆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各种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酶促与非酶促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从而增强了植物...
关键词:活性氧 膜脂过氧化 超氧物歧化酶 抗逆性 植物
低温潮交联抗皱免烫整理
5
《印染》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广东南海佳利纺织有限公司;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危想平 陈文珍 苏开第  出版年:2004
将 2D树脂进行氨基改性处理后 ,在低温条件下 ,对棉织物进行潮交联 ,严格控制工艺条件 ,可以获得良好的抗皱免烫整理效果 ,且布面甲醛含量均在 75mg/kg以内。
关键词:抗皱免烫整理 棉织物 树脂用量  整理效果  2D树脂  氨基改性
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6
《中国科技信息》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 张敏 王洪林  出版年:2007
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课程考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应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实验、实践所占的比重,对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有限开卷”、“平时+实验或实践+期末考试”或“平时+实验或实践”的课程...
关键词:高职教育 考核模式  改革  实践  效果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7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 成立  出版年:2006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编号:D200567001)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并将电位滴定法与铬酸钾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溶出液振荡时间越长及水固比越大,越有利于氯离子的溶出;淀粉可有效分散氯化银胶体溶液,增强溶液的稳定性;pH值、电极等均对...
关键词:混疑土 氯离子 电位滴定法 铬酸钾法  影响因素
热泵技术在精馏中的应用
8
《节能与环保》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许维秀  出版年:2005
介绍间接式、塔顶气体直接压缩式、分割式、塔釜液体闪蒸再沸式、蒸汽喷射式和吸收式等几种典型的热泵精馏流程,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应用条件及节能效果,指出发展、应用热泵技术所必须注意的问题及一般原则。
关键词:热泵技术 蒸汽喷射式  精馏流程 节能效果 应用条件  一般原则  间接式  压缩式  分割式  吸收式
化工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现状与未来
9
《科技咨询导报》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 袁永梅  出版年:2007
综述了我国石化系统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现状,及石化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水平。展望我国石化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未来。
关键词:冷却水处理配方  浓缩倍数  缓蚀阻垢剂 腐蚀速率 沉积速度  
黄曲霉素的毒害及防除 ( EI收录)
10
《现代食品科技》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汪小舟 祝阳  出版年:2005
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化学结构各异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真菌毒素,其中许多对人和动物有害。黄曲霉毒素,简称黄曲霉素,就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两种真菌菌株产生的真菌毒素,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本文...
关键词:黄曲霉素 致癌 致畸 致突变性 脱毒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