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土壤    油菜    水稻    硼    磷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轻工类    

被引量:28,580H指数:66WOS: 683 EI: 233 北大核心: 2,157 CSSCI: 65 CSCD: 2,03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3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农田重金属问题的若干思考
1
《土壤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天津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曾希柏 徐建明 黄巧云 唐世荣 李永涛 李芳柏 周东美 武志杰  出版年:2013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02;2012BAD05B06);农业部行业专项(201203045)的部分内容
在对我国若干典型区域调研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当前我国耕地重金属"主产区基本安全,重点区域风险较大"的基本判断,提出了针对农田土壤采用"重金属含量超标"替代"重金属污染"的观点,指出我国农业主产区农田重金属存在明显的...
关键词:农田 重金属 超标 风险  
中国绿肥科研6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
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曹卫东 包兴国 徐昌旭 聂军 高亚军 耿明建  出版年:2017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资助
本文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绿肥生产与科研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各时期的主要工作和成就,提出了绿肥行业未来发展建议。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60年里,我国绿肥生产和研究经历了繁荣、萧条、恢复三大时期。二十世纪50~80年代初的近3...
关键词:绿肥 科研  回顾  成就  展望  
不同作物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特征试验 ( EI收录)
3
《农业工程学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戴志刚 鲁剑巍 李小坤 鲁明星 杨文兵 高祥照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DA4B08);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
为了探索秸秆还田与化肥的合理搭配施用,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在淹水培养下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供试秸秆腐解速率均表现在培养前期腐解较快,不同秸秆之间表现为油菜秸秆大于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后期...
关键词:秸秆 肥料 腐解 养分释放
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
《中国水稻科学》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伟妮 鲁剑巍 何予卿 李小坤 李慧  出版年:20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8BADA4B08;2006BAD25B01);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103003);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资助项目;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ZK200903)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
关键词:水稻 氮、磷、钾肥  互作效应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利用
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
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向万胜 黄敏 李学垣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70)资助。
本文主要论述了土壤磷素分级方法、土壤不同磷素组分的转化与植物有效性的关系及影响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分级方法的优缺点给予了评价,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土壤磷素组分  土壤磷素分级方法  磷素有效性
三峡库区紫色土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
6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长江水利委员会库区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黄丽 丁树文 董舟 蔡强国 张光远  出版年:19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养分流失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认为,降雨导致坡地养分含量降低,这绝大部分是由泥沙流失引起的。泥沙中<002mm的微团聚体和<0002mm的粘粒是养分流失的主要载...
关键词:紫色土 养分流失 混沙  土壤颗粒 坡度  降雨强度 植被覆盖
中国土壤微生物学研究10年回顾
7
《地球科学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宋长青 吴金水 陆雅海 沈其荣 贺纪正 黄巧云 贾仲君 冷疏影 朱永官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一处2005年组织举办的“土壤生物与土壤过程”学术研讨会.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相互作用最复杂、最活跃的交界面。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是联系不同圈层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被称为地球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引擎...
关键词:土壤生物 土壤过程 土壤微生物 陆地表层系统变化过程与机理  
长期不同施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8
《生态学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罗希茜 郝晓晖 陈涛 邓婵娟 吴金水 胡荣桂  出版年:2009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KZCX2-YW-4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8BADA7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131)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土壤管理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引起土地碳贮量变化,进而影响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以位于湖南省桃江县国家级稻田肥力长期定位试验点...
关键词:长期施肥 稻田土壤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BIOLOG
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及防治途径研究进展(上)
9
《长江蔬菜》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 汪李平 向长萍 王运华  出版年:2000
对我国部分城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进行了述评 ,并对近 2 0年来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防治途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蔬菜 硝酸盐污染 防治途径  中国  危害  
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10
《应用生态学报》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彭佩钦 张文菊 童成立 仇少君 张文超  出版年:200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426;KZCX1SW01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52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领域前沿资助项目(02200220020223).
以洞庭湖3类典型湿地的8个土壤剖面为代表,研究了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为19.63~50.20g·kg-1,微生物量碳为424.63~1597.36mg·...
关键词:湿地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  容重 粘粒 土壤剖面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