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科研产出

已选条件:
  • 数据库收录=北大核心x
  • 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x
排序方式: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以岑巩区块为例 ( EI收录)
1
《地学前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国储能源化工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王濡岳 龚大建 冷济高 王兴华 丛森 丁文龙 付福全 杨滔 赖富强  出版年: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103);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2118);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36002-001)
依据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孔隙结构、甲烷吸附性、岩石力学性质、裂缝发育特征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资料,对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脆性矿物含量、热演化程...
关键词:页岩气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甲烷吸附性  脆性 裂缝  保存条件  
CO_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 ( EI收录)
2
《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迟杰 鞠斌山 吕广忠 张星 汪佳蓓  出版年:20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652015142)资助
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考虑原油黏度、油相及CO_2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CO_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渗流数学模型,用传质-扩散-吸附方程求解混相波及区内CO_2浓度的分布,用特征线法求解非混相波及区内饱和度方程,推导出...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 混相驱  非混相驱 极限井距  启动压力梯度
凝胶泡沫数值模拟方法
3
《断块油气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重庆科技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王硕亮 于希南 桑国强 李亮 王建海 张媛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疏松砂岩储层深部调剖堵剂分布模式研究"(51504223);基本科研优秀教师资助基金项目"窜流通道识别与描述方法研究"(53200859060)
针对目前缺少凝胶泡沫驱数值模拟方法的问题,在普通泡沫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凝胶泡沫的物理化学特性,将组分数值模拟器的组分数从5增加到9。通过组分间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速率的控制,描述了凝胶泡沫生成、破灭等机理。通过...
关键词:凝胶泡沫  数值模拟 化学反应 实验拟合  组分模型  
北京西山下苇甸第三统/芙蓉统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4
《现代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油气资源事业部;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白翔宇 马郡伟 夏清萍 谭先锋 李开开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2652019104)。
芙蓉世早期全球发生的生物绝灭事件与该时期古环境的变化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未有定论;相对于深水相区,浅水台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古环境的变化有着更敏感的响应,有利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理解。选取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第三统崮山组和...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 碳同位素 古环境 碳酸盐岩 下苇甸  北京西山  
深层致密凝析气藏可动用性分析及开发技术对策
5
《中国矿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王乐之 王海霞 戚志林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常高压低渗凝析气藏复杂相态特征及渗流机理研究"资助(编号:50974142)
东濮凹陷发育一系列深层致密凝析气藏,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开发效果和效益差,开发难度大。但研究发现,该类气藏在整体难动用背景下存在局部可获得开发效益的相对优质储量。针对这一特点,提出此类气藏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实现经济...
关键词:深层  致密 凝析气藏 可动用性  技术对策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碎屑流主控型深水体系沉积过程及模式
6
《中国地质》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建平 鲜本忠 张莉 苏明 李宇志 闫海清 王震 陈鹏 吴千然 李晋 田荣恒 杨鑫 周欢焕 罗勋 陈龙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02170,42172109,42072140,41872113,4170210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9-002,2016ZX05026-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82659);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1166,CSTB2022NSCQ-MSX158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战略合作科技专项(ZLZX2020-0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21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20610)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碎屑流是深水环境沉积物搬运和分散的重要机制,其相关的砂岩储层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勘探目标,然而,与经典浊流及浊积系统相比,对碎屑流主控型深水体系的发育规律目前仍知之甚少。【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岩心、测井及全三维地...
关键词:深水沉积 碎屑流 浊流 油气储层  断陷湖盆 油气勘查工程  渤海湾盆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