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京西山下苇甸第三统/芙蓉统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Geochemistry of Carbonates Near the Cambrian Series 3-Furongian Boundary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翔宇[1,2] 马郡伟[3] 夏清萍[1,2] 谭先锋[4] 李开开[1,2]

BAI Xiangyu;MA Junwei;XIA Qingping;TAN Xianfeng;LI Kaikai(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Reservoir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Enrichment Mechanism,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0083,China;Oil and Gas Resources Department,China Huayou Group Co.,Ltd,Beijing 100101,China;College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2]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油气资源事业部,北京100101 [4]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现代地质》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1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2652019104)。

年  份:2022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729-7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芙蓉世早期全球发生的生物绝灭事件与该时期古环境的变化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未有定论;相对于深水相区,浅水台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古环境的变化有着更敏感的响应,有利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理解。选取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第三统崮山组和芙蓉统长山组碳酸盐岩沉积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的分析,重建这一时期古环境的变迁过程,并探讨其与生命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崮山组和长山组沉积更替时期,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有大的波动。海水由海平面低点快速海侵,水体还原性急剧增强,海水温度降至最低点,盐度升高至最高点,可能这是三叶虫生态崩溃及其灭绝的重要原因。长山组早期干热气候和温湿气候交替频繁,大规模海侵促使陆源碎屑物质输入的增加,海水中营养元素的富集促进了生物勃发;同时深水的还原性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最终导致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的正漂。研究还表明,这次碳同位素正漂的发生与长山中晚期海平面的下降没有明显的成因联系。

关 键 词:元素地球化学 碳同位素 古环境 碳酸盐岩 下苇甸  北京西山  

分 类 号:TE1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