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罗蓉蓉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昆德拉    抗战时期    出版创新    法律意识    多义性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5H指数:2北大核心: 3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文学名著重译的编辑出版理念探析
1
《编辑之友》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 罗蓉蓉  出版年:2013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YBWX092)
名著重译编辑活动展现了出版物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营销策略上的变革,彰显现代编辑对文化创新精神的坚守,以市场为导向、读者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及对版权保护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名著重译 编辑理念  出版创新 读者本位 法律意识
昆德拉和女性主义的双向探讨
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罗蓉蓉 陈实  出版年:2014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CZW082)
昆德拉的女性观含混且多义。昆德拉一方面存有厌女情结,其女性形象塑造强调女性之间紧张与对立的人际关系,女性观点表达存有对女性的偏见;另一方面颂扬女性自主意识,注重刻画矛盾而真实的女性内心世界。昆德拉关注女性问题,揭示女性受...
关键词:昆德拉 女性观 多义性 女性主义 局限性  
美育视阈中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探索
3
《时代文学(下半月)》重庆科技学院中文系 罗蓉蓉  出版年:2012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将美育思想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有效展开。注重培育美的环境、在课堂内外开展美育活动是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有益途径。
关键词:美育 对外汉语教学 途径  
论昆德拉的媚俗观
4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系 罗蓉蓉  出版年:2007
媚俗是理解昆德拉小说的一个关键词,昆德拉的每一部小说都可以看作是媚俗的变奏曲。昆德拉的媚俗观与昆德拉倡导的“小说是研究存在”的小说观是一致的,媚俗是“存在”又一可能性。
关键词:昆德拉 媚俗 存在  
理工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5
《文学教育》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系 罗蓉蓉  出版年:2009
理工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的设置旨在培养大学生文学阅读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目前我校开设有十多门文学公选课,如唐诗宋词赏析,古代文学精品赏析,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外国文学名著及同名电影赏析,西方女性文学选讲等。目前的公...
关键词:课程教学模式  理工院校 公选课 文学类 外国文学名著 人文素养  现当代文学 欣赏能力  
《秘密的分享者》和《身份》中的自我认识
6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离退休工作处 罗蓉蓉 陈捷  出版年:2007
康拉德的《秘密的分享者》和昆德拉的《身份》讲述的是不同时代、不同场景中的两个故事,但主题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都向读者展示了人性中隐形的一面,揭示了自我在世界上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自我认识 《秘密的分享者》 《身份》
应用技术大学秘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7
《秘书之友》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罗蓉蓉  出版年:2018
项目编号:卓越秘书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201259
近年来,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进程中,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开始转型发展,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视角下的秘书人才培养,应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方法、岗位实习等方面作出新的调...
关键词:秘书人才培养 重庆科技学院  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发展 技术  应用  路径  高等教育结构
论达恩顿书史理论中的文学研究
8
《华中传播研究》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罗蓉蓉  出版年:2017
美国学者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史研究关注大量文学现象,认为文学研究应关注文学史上的'中间人'如出版商、印刷商、书商,注重读者阅读行为研究与跨学科研究。达恩顿的书籍史理论与方法对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文学生产与消费研...
关键词:罗伯特·达恩顿  书籍史 中间人
女性都市空间焦虑——读李东华《桃花鱼》
9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 罗蓉蓉  出版年:2012
2010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0SKP06)
《桃花鱼》是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创作的一部女性成长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都市女性黄安慧经历的事业与情感危机。本文将从空间角度分析女性主人公在工作空间、居住空间、网络空间遭遇到的空间权力。
关键词:都市女性 空间  权力焦虑  
《手机》和《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身体叙事
10
《电影文学》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罗蓉蓉  出版年:2012
在消费社会中,身体的主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当代电影中的身体存在方式表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手机》着力描绘了手机人形象,严守一试图通过关机、静音、振动等方式控制手机最终却被手机控制,展现了身体沉重的一面。《杜拉拉升职记》展示...
关键词:消费文化 身体  沉重 飘逸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