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光 
1984年获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国际云和降水物理学协会委员。... 详细>>
研究主题:人工影响天气 气象 层状云 秋季 数值模拟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电子信息类 航空航天类 能源动力类
被引量:1,087H指数:20
1984年获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国际云和降水物理学协会委员。 该导师一直从事冰雹形成机理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目前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80年代初,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台专门用于模拟冰雹生长的风洞,当时在国内有一定开创性和重要应用价值。1984―1989年,主持“新疆北部冬季层状云降雪的综合探测研究”,揭示了降雪的空间不均匀性、降雪增长特点和降雪机制;主持“人工防雹机理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西北降雹特征,探讨了人工防雹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应用意义。1990―1995年在加拿大留学期间,实验测定了模拟生长冰雹的表面温度分布,研究了冰雹热与质量传输特征,确定了热与质量传输系数,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为冰雹增长理论和数值模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验依据。1995年底回国工作后,在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