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短篇小说    纪事    话语体系    伦理规范    乡土中国    

研究学科:

被引量:2H指数: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重寻故乡的历程——读蔡家园的《松塆纪事》
1
《长江丛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 叶李  出版年:2017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者发展计划“区域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松塆是长江之畔湖北境内的一座村庄,它是一个小地方,是"中国浩如星海般的村庄里","毫不起眼的一粒小星星"——一座普通的村庄,它有八百年的历史,它是蔡家园的家乡,也是蔡家园的故乡。作者出走半生,归来不是少年,肩上也不是空空...
关键词:蔡家  纪事 小星星  社会调查 现代  一粒  伦理规范 话语体系 文化视域 乡土中国
反抗一种“纸上的批评”
2
《长江丛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武汉大学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 叶李  出版年:2016
“理想的批评”恰如“理想”,是高悬在我们头顶的苍穹星辰,它作为方向的意义也许大于作为终点的意义.每个从事文学批评的人可能都是心怀理想,心有所向,在路上一步步践行“合适的批评”而不断朝向理想进发.无论向往“理想的批评”还是...
关键词:文学批评 反抗 纸  批评语境 理论话语 理想  文学性  意义  
寻回被省略的
3
《长江丛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 叶李  出版年:2019
把剑男、黄斌、余笑忠三位诗人放在一个专辑里评论,并非简单地合并同类项,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归拢”诗人,更不是要以三位为例来演绎“比较诗学”。三位诗人在这一个专辑里出现,就在于他们每个人都创造了带有个人精神标记的“别一...
关键词:省略 个人精神  合并同类项 比较诗学 评论者 诗人  专辑 传记
“寻找真实的多样与可能”——2016年湖北短篇小说印象(上)
4
《长江丛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武汉大学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 叶李  出版年:2017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者发展计划“区域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构建”项目阶段性成果
在反本质主义的思潮早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知识背景的前提下,力图以对具体时间范畴之内数十上百篇短篇小说的阶段性阅读来提炼出某种本质性特征而综而论之、统而述之、概而言之无疑是危险的,一定批量的小说也不是“切糕”,批评的大...
关键词:短篇小说 印象  湖北  反本质主义 本质性特征  知识背景 时间范畴  “预设”  
牙齿、火焰与反浪漫的温情——喻之之小说读札
5
《长江丛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 叶李  出版年:2019
喻之之不是“与时俱进”的作家,她无意于将自己的写作归置到时潮之中来寻求简便可行的定位,也不主动标示自己对于某种中西写作传统的继承与趋时随势的化用,以显示自己在文学谱系中的可视化坐标,或者汲汲于让“时代性”、时代发展的进化...
关键词:问题小说 知识分子写作 牙齿  温情 浪漫 火焰  与时俱进  文学谱系
“寻找真实的多样与可能”——2016年湖北短篇小说印象(下)
6
《长江丛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 叶李  出版年:2017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者发展计划“区域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构建”项目阶段性成果
当曹军庆警惕复现、临摹局部现实得到的很可能是虚伪的真实时,并不意味着他与余华式的先锋写作分享具有一致性的观念,差别其实非常明显。余华怀疑植根于生活现实的常识与经验,以精神的真实否定生活的真实或者说确定生活的不真实。
关键词:短篇小说 印象  湖北  生活现实  先锋写作 曹军庆  一致性 余华
回到“批评主体自身”与追求“有硬度”的批评
7
《长江丛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 叶李  出版年:2019
伊格尔顿说:“思考批评家的任务是批评家们在面临任务到来时不会缴械投降的一种方法。”在我看来,今天批评家必须正视的任务应该包括有意识地让批评“回到文学”、回到“批评主体自身”。我非常认同金赫楠曾经强调的“作为写作的批评”,...
关键词:批评主体  伊格尔顿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学术含量 学科化 文学文本 批评家 专业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