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环境史    口述    景观    水利史    史料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24H指数:3北大核心: 5 CSSCI: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中国水利史研究路径选择与景观视角
1
《史学理论研究》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耿金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20世纪云南水田演变与生态景观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8CZS06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水利史研究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划分为以水利工程为核心的水利技术史、以人为中心的水利社会史、水利政治史及以环境为核心的水利生态史。水利技术史侧重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史考察;水利政治史、水利社会史以水利切入,探讨国家在治水...
关键词:水利史 路径  方法  景观史  
在常见和稀见之间:中国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探析
2
《中国地方志》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李明奎  出版年:2017
中国的方志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就环境史而言,方志对各种物产、山川风物、灾害的记载,以及方志中辑录的诗文、图像均为环境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这些环境史料虽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某些局限。利用方志进行环境史研究,既需转变意识...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 环境史 旧史料  新价值  
环境史研究的“在地化”表达与“乡土”逻辑--基于田野口述的几点思考
3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耿金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20世纪云南水田演变与生态景观变迁研究”(项目号:18CZS06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项目号:17ZDA1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环境史研究在逻辑构建与解析上,逐步突破简单的人与自然互动关系,更关注这种关系背后更为复杂的联系。借助田野调查和口述访谈方法,可以挖掘环境变迁的更深层次原因,实现对基于特定区域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在地化"表达,...
关键词:地理感知  乡土知识 “在地化”表达  口述环境史  
口述环境史的环境记忆与环境认知研究初探--以滇池污染治理变迁为例
4
《文山学院学报》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袁晓仙  出版年:2020
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KS161005)中期阶段研究成果;第二批“云岭学者”培养项目“中国西南边疆发展环境监测及综合治理研究”(201512018)中期阶段研究成果。
口述环境史以公众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环境认知为核心,挖掘口述资料,将公众的环境认知纳入研究领域,有利于丰富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公众的环境变迁认知反映了公众对环境政策和治理成效的关注和认同,而不同群体的环境认知和实践的...
关键词:环境记忆  环境认知 口述环境史  滇池污染治理
13~16世纪山会平原水乡景观的形成与水利塑造
5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耿金  出版年:2018
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基金项目"明清浙东宁绍平原水网景观形成与民众生计演变研究"阶段性成果
南宋鉴湖垦废后,山会平原南部由大片水域转变为各种破碎化水体,这些水体是泥沙自然淤积后人为垦殖产生淤积带后形成的。这一过程也为平原水网景观的形成奠定了条件。以鉴湖为中心的水利系统废弃后,南部溪水及西来的江水排入内河,治河成...
关键词:山会平原  水乡景观  西小江  水利塑造  
水利工程与神话建构:浙江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生成与演化
6
《民俗研究》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耿金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9-20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环境对运河及圩田体系的影响”(项目编号:18ZDA178)的阶段性成果。
"梅梁"传说是浙江宁绍地方神话典故,在流传过程中出现多个时空交叠与融合,这使得故事本身存在诸多的"粗糙"之处。绍兴禹庙梅梁、鄞县它山堰梅木与余姚梅澳湖梅木构成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三条主线,而三条主线寄生于区域内三种典型水利...
关键词:梅梁  鉴湖  它山堰  梅澳湖  神话建构  
晚清至民国浙江曹娥江河口泥沙坍涨与水环境
7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耿金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20世纪云南水田演变与生态景观变迁研究”(18CZS06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
清乾隆年间,钱塘江主泓北移北大门,山会平原北部三江闸外曹娥江河口处的泥沙逐渐淤涨,同治年间,闸外泥沙已严重影响内河泄水。同治五年,地方官员为泄水开掘宣港以分流曹娥江,却导致三江闸外泥沙再次淤涨,闸港阻塞更趋严重。河口泥沙...
关键词:三江闸  宣港  东江塘  沙地 动态平衡  
滇藏缅交界区灾害的文化适应——以贡山县独龙族人口迁徙记忆为例
8
《中国边疆学》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王彤  出版年:2023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9年度民族文化“百项精品”工程“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传统灾害文化纪实丛书”(C6193204)的阶段性成果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受自然生态和社会条件影响,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人口流动频繁,形成了丰富的因灾迁徙的民族历史与记忆,灾害书写渐渐烙上民族的身影,独龙族即为典型。从神话传说到百来年的灾害叙事,不同地区的独龙人对因灾迁徙的表达和...
关键词:独龙族 灾害叙事  文化适应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