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音乐教育    音乐    德育教育    自律论    他律论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22H指数: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浅谈
1
《青年文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系 程诗  出版年:2009
对不同程度和培养目标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构建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相结合的复合型钢琴教学模式,保障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个别课 小组课 集体课
听得见的水彩画——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解读
2
《艺术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 谢丁  出版年:2011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一部将传统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组曲。文章从绘画的角度对这首乐曲进行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精神内涵,提升对谭盾钢琴音乐文化的解读。
关键词:谭盾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音乐 绘画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3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 吴岚  出版年:2011
音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辅助手段,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音乐教育的育德功能的分析,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德育 渗透  
中国近现代无伴奏合唱艺术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4
《魅力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系 李小莹  出版年:2009
A cappella或Alla cappella用于合唱作品中意为"教堂风格",即无伴奏合唱,多指16世纪及其他时期的教堂音乐。它纯粹由人声演唱,不用乐器伴奏。因此在合唱音响、音准以及合唱声乐技巧方面要求较高,具有独特的...
关键词:无伴奏合唱 历史意义
浅议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特点
5
《魅力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系 陈晓敏  出版年:2009
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是中国艺术歌曲从形成、民展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的学堂乐歌和早期的音乐教育,促进并影响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形成。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 学堂乐歌 现实性 音乐教育 早期  特点  赵元任  中国近代史 代表作品  创作  
莫扎特钢琴变奏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探索
6
《北方音乐》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 苏莎  出版年:2011
变奏,意指在特定的主题或者音乐素材上,以各种方式加以变化进行,而主题与若干变奏构成的乐曲形式就称为变奏曲。本文在梳理古典钢琴变奏曲起源的基础上,探索莫扎特钢琴变奏曲的特征,并提出演奏看法。
关键词:莫扎特 变奏曲 风格  
西方音乐审美理论的演变——简述从古希腊时期到中世纪音乐审美的发展历程
7
《北方音乐》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 胡珊珊  出版年:2011
一直以来,西方音乐美学的研究概括的说都是围绕着"从感受者的主体理解音乐的美还是从美的客体理解音乐的美"、"音乐中有没有感情内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在这里,我以"他律论"向"自律论"的转变为主线,概括介绍了从古希腊时期到中...
关键词:音乐 音乐审美 和谐  自律论 他律论
浅析肖邦夜曲之创作风格
8
《魅力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系 陶馨  出版年:2009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为辉煌的音乐人物,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他一生总共创作了21首夜曲。肖邦的夜曲并不只是单纯地继承了传统夜曲的表现风格,而是使夜曲的形式趋向自由,内容也多样化了,变得更加热情、更加完美。
关键词:肖邦  夜曲 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至十九世纪西方音乐审美的发展历程
9
《北方音乐》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 胡珊珊  出版年:2011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随着音乐形态和观念的巨大变化,带来了音乐审美理论的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各时期出现的影响音乐审美观念及标准的音乐美学理论的介绍,力求说明这时期西方审美理论由“他律论”向“自律论”的转变。
关键词:音乐审美 自律论 他律论
湘西北侗情歌的音乐形态特征浅析
10
《文艺生活(中旬刊)》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 吴岚  出版年:2011
湘西北侗地区的情歌是侗族民歌众多歌种之一,它数量最多、生命力极强、极具特色的。文章从湘西侗族情歌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湘西  侗族情歌 音乐特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